[发明专利]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6839.1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斌;葛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雪;黄志兴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管要求管道内部耐磨性好、抗冲击性强,外部强度高、韧性好,以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输送管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单层合金钢管和复合管。其中,单层合金钢管多采用内壁经淬火制成,为此,内壁需要进行感应加热等热处理工艺,容易导致热处理工艺组织不均匀,从而因管道局部性能较差且容易受损,进而导致管道提前报废。因此,目前主要采用复合管。复合管主要包括双层复合管和耐磨陶瓷复合管。
双层复合管通常包括由高碳耐磨合金钢制成的内层和由低碳微合金高强度钢制成的外层。因此,双层复合管的自重较大,且法兰焊接工艺过程的退火效应会使焊缝附近的管材提前失效,使整根管道提前报废。使得输送管的成本和维护费用增加。
耐磨陶瓷复合管一般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离心法,实现内衬陶瓷与钢管内壁间的冶金结合,形成耐磨陶瓷层。然而该工艺在原材料配备及生产技术等方面控制严格,生产出的产品容易出现裂纹、孔洞、陶瓷层脱落等缺陷。另外,陶瓷须在高温条件下烧结成型,对于尺寸较大的结构件来说,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控制难度变大。虽然可以用粘结剂或耐火胶泥,将陶瓷贴片粘贴于管道内壁的方式制作耐磨陶瓷复合管。但该方法不适用于较长的输送管道制造,且制作工序较复杂,容易受人员操作水平的影响。采用该工艺生产出的管道陶瓷贴片常因颗粒冲击、机械振动或温度波动等容易发生脱落,不能实现较好的耐磨效果。
因此,现有的耐磨陶瓷复合管具有内衬陶瓷层不易制作或者陶瓷片容易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管,该复合管具有由陶瓷片拼接而方便地形成的内管,并且陶瓷片不易脱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管,该复合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中,所述内管通过陶瓷片拼接形成,所述外管张紧在所述内管外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中,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由陶瓷片拼接形成的所述内管;以及b、提供张紧在所述内管外侧的所述外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使用陶瓷片拼接内管,可以精确地控制陶瓷片的尺寸、质量,并且能够方便地通过拼接制成内管。另一方面,通过使外管张紧在内管外侧,外管能够对内管施加张紧力,以对陶瓷片施加压应力,从而使陶瓷片的拼接更加牢固,避免陶瓷片脱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管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复合管侧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截取的视图,并通过虚线显示了陶瓷片的排布。
附图标记说明
1内管 2外管 3芯模
4陶瓷片 4a第一陶瓷片 4b第二陶瓷片
5法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管,该复合管包括内管1和外管2,其中,所述内管1通过陶瓷片4拼接形成,所述外管2张紧在所述内管1外侧。
本发明的复合管中,使用陶瓷片4拼接内管1,根据需要可以设计并尺寸精准地制作出陶瓷片4,因而可以在精确地控制陶瓷片4的尺寸、质量的同时能够方便地通过拼接制成内管1。另外,通过使外管2张紧在内管1外侧,可以利用外管2对内管1施加张紧力,也就是对陶瓷片4施加压应力,从而使陶瓷片4的拼接更加牢固,避免陶瓷片4脱落。
陶瓷片4由各种能够提供良好的耐磨性且便于加工制造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铝粉和无机或有机塑化剂(包括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端封装置的钢塑复合管
- 下一篇:阀门的密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