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相溶液法制备铜锌锡硫太阳能电池吸收层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7088.5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汪浩;郑慧娟;栗晓辰;孙玉绣;刘晶冰;严辉;朱满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相 溶液 法制 备铜锌锡硫 太阳能电池 吸收 薄膜 方法 | ||
1.一种均相溶液法制备铜锌锡硫太阳能电池吸收层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衬底的清洗:将镀Mo钠钙玻璃作为衬底,依次用丙酮和乙醇超声10-30min,然后用氮气吹干备用;
b)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将含Cu、含Zn、含Sn、含S的化合物,按照Cu:Zn:Sn:S摩尔比为2:1:1:(5-10),溶入异丙醇溶剂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得到透明前躯体溶液;
c)将步骤a)镀Mo的钠钙玻璃,浸入步骤b)中所述前躯体溶液中,然后提拉出液面,在130-180℃且无鼓风环境下干燥10-30min;
d)重复步骤c)中的浸入、提拉、干燥,即可得到不同厚度的前躯体薄膜;
e)退火处理:将步骤d)干燥后的前躯体薄膜,进行硫化或硒化退火处理形成Cu2ZnSnS4薄膜。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含Cu化合物为CuCl2·2H2O,含Zn化合物为ZnCl2,含Sn化合物为SnCl2·2H2O;所述含硫化合物为硫代乙酰胺(简称TAA)。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前躯体溶液中Cu2+摩尔浓度为0.10-0.30mol/L,Zn2+摩尔浓度为0.05-0.15mol/L,Sn2+摩尔浓度为0.05-0.15mol/L,TAA摩尔浓度为0.25-1.50mol/L。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薄膜的厚度为500-1500nm。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硫化或硒化退火处理是指采用纯硫粉或硒粒。将炉体抽至真空度为3×10-5Pa,在N2气氛保护下进行退火处理,升温速率为2-5℃/min,300-500℃下,保持10-60min,优选500℃保持60min。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铜锌锡硫太阳能电池吸收层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0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