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苹果果实轮纹病的生防菌娄彻氏链霉菌A-1及其生防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9746.4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霞;李桂舫;李保华;张清明;董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N63/02;A01P3/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苹果 果实 轮纹病 生防菌娄彻氏链 霉菌 及其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苹果果实轮纹病的生防菌娄彻氏链霉菌A‐1及其生防制剂。
背景技术
苹果是世界上食用最广泛的的水果品种,同时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和出口水果。中国苹果产业在出口创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国的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苹果出口率不足总产量的3%,在国际上的市场占有率与我国苹果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影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储藏期病害。我国苹果因储藏期病害每年损失10%~15%,降低5%可以减少27亿元人民币损失(农博网‐‐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009),储藏期病害还影响苹果的长期储藏和远距离运输。
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引起的苹果果实轮纹病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果实病害之一,该病菌在7月份侵入果实,在树上生长期间和储藏、运输过程中均会造成烂果,一般年份烂果率为20%~40%,大发生年份烂果率达60%以上。目前,化学药剂处理是控制苹果采后轮纹病的主要措施,化学药剂的使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生态环境,而且易引起病原菌的抗药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高效且无公害的防治方法,以有效微生物取代化学杀菌剂用于采后果蔬病害的防治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苹果储藏期主要病害果实轮纹病防治难度大,成本高,化学农药抗性日益突出,农药残留高等问题,筛选出一株高效生防菌株并制备生防制剂,对苹果果实轮纹病进行有效防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苹果果实轮纹病的生防菌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A‐1,于2012年1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号:CCTCC NO:M2012008,经检验存活。
利用上述的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A‐1所制备的用于防治苹果果实轮纹病的生防制剂。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A‐1对苹果果实轮纹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实施例的研究表明,本发明的生防菌株可显著抑制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的生长,且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A‐1菌株的抑菌谱较广,除苹果轮纹病菌外,还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桃褐腐病菌及苹果干腐病菌等多种果树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苹果果实接种实验表明,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A‐1的菌饼、发酵液和菌悬液对果实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与化学药剂10%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世高)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防制剂活性成分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A‐1具有防治效果稳定,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大规模生产的发酵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本发明生防制剂在果树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持续有效、防治效果好、无污染、对人畜安全、无残留、特异性强等优点,且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娄彻氏链霉菌A‐1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图中A为对峙培养7d的抑制情况;B为对峙培养1个月的抑制情况,左侧培养皿为仅接种轮纹病菌的对照;
图2.娄彻氏链霉菌A‐1的菌落形态图;
图中A为菌株A‐1菌落正面;B为菌株A‐1菌落背面;
图3.娄彻氏链霉菌A‐1的孢子(丝)及菌丝形态图;
C为菌株A‐1的孢子丝及孢子;D为菌株A‐1的菌丝;
图4.娄彻氏链霉菌A‐116S rDNA基因PCR扩增示意图;
图中M为核酸Marker DL2000;1‐2分别为菌株A‐1基因组DNA稀释100和50倍的扩增结果;
图5.娄彻氏链霉菌A‐1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图中A和D为苹果轮纹病菌的正常菌丝,D为A的局部放大;B和C为苹果轮纹病菌与A‐1对峙培养5d后的菌丝形态,C为B的局部放大;E和F为苹果轮纹病菌与A‐1对峙培养3周后的菌丝形态,F为E的局部放大;
图6.娄彻氏链霉菌A‐1对活体果实上苹果轮纹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图中A为苹果轮纹病菌的正常菌丝;B为苹果轮纹病菌和A‐1接种果实3d后的菌丝形态;C为苹果轮纹病菌和A‐1接种果实7d后的菌丝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9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