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山茶产区后期茶的精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4361.7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1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雷元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元胜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章登亚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茶 产区 后期 精加工 方法 | ||
1.高山茶产区后期茶的精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杀青处理和揉捻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处理,所述干燥处理主要对茶叶进行初烘、压炒和足火提香三道工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茶产区后期茶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炒工序主要为:将获得的揉捻解块后的茶叶送入烘干机进行初烘,烘干过程中保证烘焙温度120℃~130℃,烘干至茶叶5.5~6.5成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山茶产区后期茶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烘工序结束后,将烘干机中的茶叶取出并摊凉冷却,冷却时间为28~3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茶产区后期茶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炒工序主要为:初烘工序获得的茶叶送进双锅曲毫机进行压炒,压炒期间锅温保持在235~245℃,获得9成干的茶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山茶产区后期茶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锅曲毫机压炒工序前,将锅预热至250℃左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山茶产区后期茶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炒工序结束后,将双锅曲毫机中的茶叶取出并摊凉冷却,冷却时间为28~3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茶产区后期茶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火提香工序主要为:压炒工序获得的茶叶送进旋转烘焙机进行提香,提香时间设定35min,且时间范围在0~30min时,旋转烘焙机温度控制在90℃,时间范围在31~35min时,旋转烘焙机温度控制在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元胜,未经雷元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43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桡动脉止血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调节式病理科取材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