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及其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7539.3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龙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培养基 及其 配置 方法 | ||
1.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的配方和重量比如下:15%-20%桃树木屑,20%-25%的柳树木屑;10%-15%的茶叶果壳,4%-6%的蛋白胨粉末,2%-4%的琼脂条,3%-5%的草木灰,1%-3%的石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为置于室外经日晒和淋雨等老化处理过的木屑,所述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的质量比为1:1.5;所述木屑的长度范围为0.8-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果壳为茶叶果经去芯处理后的原壳,经粉碎搅拌机搅拌,所述的茶叶果壳为搅拌粉碎后处于表面直径0.5-1cm的固体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中含有水分,所述的水为家用自来水经高温煮沸15-20min后制得的蒸馏水,所述蒸馏水的重量比与培养基总重量比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胨粉末是以大豆为原料,经大豆蛋白酶水解后10-30min之后得到的产物,产物经过双层滤网过滤,滤液干燥后所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草木灰为日常使用的稻草或者小麦秸秆焚烧后所得的固体粉末,所述焚烧后的固体粉末经振荡机和孔径为0.3cm的筛网筛选后所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膏为生石膏经过煅烧和磨细而成的熟石灰粉末,所述粉末的微粒直径为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琼脂条由紫菜经过→浸碱→洗涤→漂白→煮胶→过滤→推条→冷冻→脱水→烘干灭菌后制得的成品,所述琼脂条的含水量为5%-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菇培养基各种成分优选的重量百分配比如下:桃树木屑15%,柳树木屑22.5%;茶叶果壳13%,蛋白胨粉末5%,琼脂条3.3%,草木灰4%,石膏2%;所述的配置培养基中使用的蒸馏水的质量百分配比为129.6%。
10.一种茶树菇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1)将自桃树枝干和柳树枝干的分别进行分段切块处理,切开后的枝干经过不同的大型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颗粒通过1.5cm网径的过滤筛网结构,得到直径为0-1.5cm的枝条颗粒,在将混合粉末颗粒通过0.8cm网径的过滤筛网结构,得到直径为0.8-1.5cm的枝条颗粒,称重后待用;
2)将得到的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分别进行老化处理,每日白天日晒时间为8:00-17:00,日晒时间为30天,每日夜间进行淋水处理,通过网状的滴水管路装置进行冲淋工作,淋水时间为每日的18:00-6:00,淋水处理30天;
3)将市面上购得的茶叶果经剖开后取芯处理,得到茶叶果壳,所述的茶叶果壳经粉碎搅拌机搅拌粉碎,粉碎后的的茶叶果壳经蒸馏水洗净,去除固体粉末和干燥处理后,经筛网过滤后得到0.5-1cm的固定粉末颗粒;
4)在搅拌机中加入高温干燥后的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在搅拌的条件下,分三次加入茶叶果壳粉末颗粒,每隔15分钟加入一次,45分钟后加完,加完后在搅拌混合1h,以达到充分混合的效果;
5)将混合后的木屑和茶叶果壳粉末分成多组,同时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12h,提高灭菌效率,灭菌温度为100℃-110℃;
6)将质量百分比为4%-6%的蛋白胨粉末和2%-4%的琼脂条,经粉碎搅拌机搅拌混合30min,混合充分,混合完成后加入到不含水的低温灭菌箱中低温灭菌,灭菌时间4-5h,灭菌完成后称重待用;
7)搅拌混合灭菌后的混合固体粉末和混合无机物,同时在混合物中加入重量比为3%-5%的草木灰,混合后加入总重量比二分之一的蒸馏水,搅拌混合的同时,使用少量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和0.05mol/L的稀盐酸调节调节混合培养基的PH至7~7.5;
8)将石膏与剩余二分之一重量比的蒸馏水充分混合成粘稠液体,经过在大型搅拌机缓慢搅拌的条件下慢慢滴加到混合物中,装入单口塑料袋中,静置存放3h,轻压后扎紧袋口,无菌条件下低温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龙,未经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5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机毛圈编织机构
- 下一篇:机动车多功能碰撞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