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1724.5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啸;董廷;钱坤;张文格;李中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02 | 分类号: | B62D31/02;B62D24/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型 电动 客车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七米中型电动客车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客车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相继推出了电动客车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电动公交客车产品。由于传统中型客车空间受限,而开发电动客车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动力电池的安装。中型客车的布置空间有限与电池安装所需空间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制约中型电动客车发展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七米中型客车的底盘骨架采用双弯纵梁铆接结构,整车布置采用前置后驱形式,车辆中部无贯通式行李舱,仅在车尾有一个掀背式行李舱,容积较小,不足以布置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中型电动客车如采用双弯纵梁铆接结构的车架,电池只能布置在车架左右纵梁之间,空间有限且日后难以更换检修。因此,如何解决中型电动客车电池安装问题,实现电池的快速检修更换,在中型电动客车的开发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在保证有足够的空间用以安装足够数量动力电池的同时,使中型客车动力电池的检修及更换更为方便快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车身骨架部分和底盘骨架部分,所述车身骨架部分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地板骨架总成、侧围骨架总成和顶盖骨架总成构成,所述底盘骨架部分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前段底盘骨架总成、中段底盘骨架总成和后段底盘骨架总成构成,其中,所述中段底盘骨架总成、地板骨架总成和侧围骨架总成之间形成有横向贯通于该客车车架的电池舱,且电池舱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能够启闭的舱门。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舱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孔。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舱的底部安装有能够横向拉出该电池舱外的、用于放置电池箱的电池滑轨,且所述电池滑轨上设有将所述电池箱锁定在该滑轨上的锁止限位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舱由相互隔开的前舱和后舱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后舱由左舱体和右舱体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中段底盘骨架总成与侧围骨架总成之间、以及中段底盘骨架总成与地板骨架总成之间均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这种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其上设置的电池舱横向贯通于客车车架,因此具有足够大的空间用来放置动力电池。
2、本发明这种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在需要更换或检修车辆的动力电池时,只需打开电池舱左右两侧的舱门,抽拉出安装于电池舱底部的滑轨,位于滑轨上的电池箱便随滑轨一并滑出,即可快速的进行电池的更换或检修操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侧视图一(自左向右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侧视图二(自右向左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板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盘骨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其中:1-地板骨架总成,2-侧围骨架总成,3-顶盖骨架总成,4-前段底盘骨架总成,5-中段底盘骨架总成,6-后段底盘骨架总成,7-电池舱,71-前舱,72-后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这种中型电动客车车架结构,包括焊接在一起的车身骨架部分和底盘骨架部分。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底盘骨架部分采用三段桁架式底盘结构,其由前段底盘骨架总成4、中段底盘骨架总成5和后段底盘骨架总成6构成,且前段底盘骨架总成4、中段底盘骨架总成5和后段底盘骨架总成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和焊接两种连接形式相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前段底盘骨架总成4用于安装前悬架、前轴、电动转向泵、整车DC/DC直流变换系统、转向DC/AC系统等部件,后段底盘骨架总成6用于安装后悬架、后桥、电动制动空压机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冷却系统等部件。前段底盘骨架总成4和后段底盘骨架总成6为槽型截面的“纵梁”+“横梁”结构,中段底盘骨架总成5为矩形钢管桁架结构,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车身骨架部分由地板骨架总成1、侧围骨架总成2和顶盖骨架总成3构成,且所述地板骨架总成1、侧围骨架总成2和顶盖骨架总成3构成之间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