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蕉低聚糖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3383.5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唐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蕉 聚糖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聚糖的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香蕉低聚糖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Musa parasdisiac)属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热带水果,主产国有印度、巴西、中国、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等。
低聚糖被定义为包含3~10个单糖的聚合物,也有将3~19个单糖的聚合糖归为低聚糖。低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有:(1)调控脂质代谢,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2)低热量,减少体重增加;(3)防治便秘,预防结直肠癌;(4)降低餐后血糖值的上升,缓解糖尿病病情;(5)增殖肠道益生菌,抑制有害菌,预防结直肠癌;(6)增加某些必须矿质元素的吸收;(7)稳定蛋白质的结构,调节蛋白质功能;(8)参与抗原——抗体或补体系统的识别反应等。
低聚糖具有低热量、稳定、无毒等良好的特性,并且在防治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功能,是近十几年国际上颇为流行的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基料,在各类营养补品和食品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蕉低聚糖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香蕉低聚糖的提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香蕉皮颜色为全黄且带有斑点成熟度的香蕉原料,去除腐败、变质的果实;
微波处理:将香蕉整果放入微波处理器中,设置微波发射功率800w~1500w,处理时间30s~50s;
去皮:将微波处理后的香蕉去除果皮;
打浆:采用普通打浆搅拌机,打浆30s~60s;
超高压提取低聚糖:以95%质量浓度乙醇为提取溶剂,香蕉果肉浆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1或1:1.5,超高压操作压力200MPa~400MPa,提取时间为15~20min,温度室温;
抽滤分离:在超高压处理后的香蕉果肉液中加入4倍于香蕉果肉液体积的无水乙醇,把果胶、蛋白质、多糖沉淀下来,经过抽滤,截留不能透过滤纸的沉淀物,收集滤过液,在35~40℃下真空旋转蒸发,挥去乙醇;
膜浓缩:运用反渗透膜,使水这种小分子透过膜,截留低聚糖分子,收集截留液,获得浓度为80%~90%香蕉低聚糖浓缩液,反渗透操作压力2~4MPa,温度室温。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1)选用香蕉皮颜色为全黄且带有斑点果实,这个成熟度时香蕉低聚糖的含量最高。(2)运用微波处理香蕉整果(不去皮),使得香蕉果肉的多酚氧化酶灭活,从而避免了在后续的打浆过程中香蕉果肉严重褐变,避免了褐变色素残留在低聚糖液体中。(3)在其他工艺的协同作用下,采用超高压技术提取香蕉低聚糖,与传统的温水浸提相比,在室温下操作,保护了热敏性的低聚糖,两种方法低聚糖的得率接近或相同时,本发明提取时间缩短了50%-75%,提高了效率。(4)运用膜浓缩技术,采用反渗透膜滤过水,从而使得低聚糖溶液得到浓缩。(5)结合使用微波技术灭酶、超高压提取低聚糖、真空旋转蒸发去除萃取剂乙醇、膜浓缩技术获得低聚糖浓缩液,全部过程在室温或者低于50℃的条件下完成,保护了热敏性低聚糖成分。(6)提供香蕉低聚糖浓缩液产品,而不采用脱水干燥制成干粉产品,因为香蕉低聚糖吸湿性非常强,普通环境放置,几分钟就吸潮溶化,不利于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和保护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选取香蕉皮颜色为全黄且带有斑点成熟度的香蕉原料,去除腐败、变质的果实;将香蕉整果放入微波处理器中,设置微波发射功率800w,处理时间50s;将微波处理后的香蕉去除果皮;采用普通打浆搅拌机,打浆40s;以95%质量浓度乙醇为提取溶剂,香蕉果肉浆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1.5,超高压操作压力400MPa,提取时间为15min,温度室温;在超高压处理后的香蕉果肉液中加入4倍于香蕉果肉液体积的无水乙醇,把果胶、蛋白质、多糖沉淀下来,经过抽滤,截留不能透过滤纸的沉淀物,收集滤过液,在35℃下真空旋转蒸发,挥去乙醇;运用反渗透膜,使水这种小分子透过膜,截留低聚糖分子,收集截留液,获得质量浓度为80%香蕉低聚糖浓缩液,反渗透操作压力2MPa,温度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防护涂料及其用途和热镀金属材料
- 下一篇:一种土壤原状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