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空心微米立方块状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8592.9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锐;史诚诚;谷翠萍;汪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空心 微米 立方 块状 氧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空心微米立方块状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A、混合工序:将锡盐溶于水制得锡盐溶液,再用碱调节溶液的pH为12.5-14.0;将钴盐溶于水制得钴盐溶液;将上述所配溶液混合后在50-70℃下加热10-80分钟,搅拌得到混浊溶液;将得到的混浊溶液在0-80℃下静置陈化0.5-12小时,然后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实心的微米立方块状羟基锡酸钴前躯物;
B、转化工序:将步骤A中得到的前驱体粉末在10-80℃下用过量的3-10M的碱溶液转化处理0.5-6小时,再经过滤、清洗、干燥,得到空心微米立方块状羟基锡酸钴粉体;
C、煅烧工序:将步骤B中所得到的空心微米立方块状羟基锡酸钴粉体在600-900℃下焙烧0.5-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黑色粉体;
D、酸洗工序:将步骤C中所得黑色粉末分散于0. 1-10.0M酸中,在80-260℃下洗涤除去粉体中含有的四氧化三钴,再过滤、清洗、干燥至恒重,即得最终产物多孔空心微米立方块状二氧化锡粉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锡盐中锡与钴盐中钴的物质的量比为1∶1-1∶2,优选锡盐中锡与钴盐中钴的物质的量比为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锡盐选自四氯化锡、锡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锡盐溶液浓度为0.0001-1.0mol/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钴盐为氯化钴;所述钴盐溶液浓度为0.0001-2.0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选用碱调节溶液的pH值为13.5;混浊溶液在80℃下静置陈化6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碱的用量为前驱体粉末质量的5-200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转化处理参数为将步骤A中得到的前驱体粉末在40℃下用质量为前驱体粉末100倍的5M的碱溶液转化处理4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焙烧参数为将步骤B中所得到的空心微米立方块状羟基锡酸钴粉体在750℃下焙烧3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酸选自盐酸、硫酸、硝酸、磷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酸的用量为黑色粉末质量的80-500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酸洗参数为将步骤C中所得黑色粉末分散于质量为黑色粉末200倍的6M硫酸中,在180℃下洗涤除去粉体中含有的四氧化三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85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