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0857.9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邢卫红;李辉;李卫星;徐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28;C02F1/44;C02F1/469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排放 工艺 | ||
1.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工艺:含盐废水经均质后进入气浮,气浮产水全部进行氧化,氧化产水经过活性炭滤池处理后根据供水水质要求分成两股,其中体积分数为0~70%的废水进入电吸附处理,其它废水与电吸附浓水混合后进入pH调整池;
2)电吸附工艺:电吸附产水直接进入供水系统,电吸附过程产生的浓水与活性炭过滤后未经电吸附处理的废水一起进入膜过滤系统;
3)膜处理工艺:包括超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第一超滤1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去除部分COD,第一超滤1浓水返回步骤1)中进行均质;第一超滤1后出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反渗透浓水经软化处理后进入搅拌澄清池,产生的沉渣进行渣处理,渣处理得到的废液返回到第一超滤1,搅拌澄清池上清液经第二超滤2处理后返回反渗透;反渗透产水进入供水系统,反渗透浓水进入电渗析工艺进一步提浓;电渗析产水进入供水系统,浓水进入后续热蒸发工艺;
4)热蒸发工艺:热蒸发产水进入供水系统,其余部分进行盐泥处理,获得盐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氧化为臭氧氧化、高锰酸钾氧化、氯气氧化或二氧化氯氧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活性炭滤池所用活性炭采用颗粒活性炭或者粉末活性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超滤和第二超滤所采用的超滤膜均是管式膜、卷式膜或中空纤维膜;膜孔径均为10~1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反渗透系统包2~6段反渗透;反渗透膜材料为聚酰胺或醋酸纤维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软化方法为加入NaOH或Na2CO3调节废水的pH值为9~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渣处理采用板框压滤的方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蒸发过程采用降膜式蒸发器或刮板蒸发器;热蒸发过程为1~8效蒸发;蒸汽温度为120~180℃;压力为0.2~0.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08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芳香族端氨基聚醚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Co-Ti-Nb系高温钎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