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5016.7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M.格吕内瓦尔德;O.屈恩;P.阿尔梅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30 | 分类号: | E06B7/30;B60J5/04;G10K11/16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车门 | ||
1. 一种机动车门(2),其带有具有电马达(15)的驱动单元(4),所述驱动单元(4)用于控制窗玻璃(3)在由所述机动车门(2)所形成的门平面中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门(2)的承载板(7)与至少在周围包围所述驱动单元(4)的电马达(15)的噪声防护元件(10)相连接,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构造和布置成使得通过反射来防止在所述电马达(15)的运行期间所产生的空气噪音声波在所述机动车门(2)的门平面中扩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材料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与所述承载板(7)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和所述承载板(7)由相同的塑料构成并且/或者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和所述承载板(7)构造成一体。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和所述承载板(7)由不同的塑料构成并且/或者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和所述承载板(7)能够以双组份注塑方法制造。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环形地来构造并且/或者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构造为接片(11),其从承载板平面中伸出、尤其近似垂直于所述承载板平面延伸,并且所述接片(11)在该延伸的方向上的尺寸至少近似相应于所述电马达(15)在该方向上的尺寸。
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具有由阻隔和/或减弱空气噪音的材料、尤其由泡沫或无纺物制成的功能元件(12),并且/或者所述功能元件(12)形状配合地与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相连接、尤其能够插到所述接片(11)上。
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7)的由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所包围的面(13)被由阻隔和/或减弱空气噪音的材料制成的功能垫(14)遮盖,并且/或者所述功能垫(14)和所述功能元件(12)构造成一体。
8.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7)构造成门内衬(8),其具有面对机动车内腔的可视侧和背对所述机动车内腔的背侧(9),其中,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布置在所述门内衬(8)的背侧(9)上。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的背对所述承载板(7)的端侧(25)这样贴靠在所述机动车门(2)的结构件(5)处,使得所述承载板(7)、所述结构件(5)和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形成封闭的腔(26),至少所述驱动单元(4)的电马达(15)布置在所述腔(26)中。
1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防护元件(10)至少逐段地具有用于冷却所述驱动单元(4)的电马达(15)的通风口(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50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