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厚度轧制时的长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5225.1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熊斐;李山青;姜正连;张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轧制 长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轧制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变厚度轧制时控制等厚段及过渡段长度的方法。该方法在轧机辊缝出口测厚仪的后方安置有测长辊,根据测长辊所测得的长度,并参考设定的带材轮廓,对工作辊的压下位置进行实时调整,对每个周期的长度进行控制,以减少累计误差对长度控制的影响,进而达到控制出口各段长度的目的。
背景技术
汽车轻量化是目前全球汽车行业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变厚度板材又以其显著的减重效果获得了汽车行业的认同,因此,这种可根据负载情况进行设定厚度轮廓的板材将来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目标,目前汽车行业正在推广使用一种通过轧制得到的厚度连续变化的带材——变厚板。这种变厚板的轧制称为变厚轧制,与常规轧制不同,常规轧制的辊缝设定值是不变的,只是根据实际出口的厚度对辊缝进行微调;而变厚轧制时轧辊的辊缝在轧制过程中设定值是根据出口轮廓的要求不断变化的,如此才能保证出口的厚度按照设定的轮廓不断变化(见图1)。
变厚板轧制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好出口带材的厚度和长度精度,变厚度板的轮廓(各个等厚段的厚度和长度,厚度过渡段的长度)是根据该板材使用时所要承受的负载情况决定的,因此,为了后续的处理,轧制时必须保证成品的厚度及长度精度。这与常规轧制只需保证厚度精度不同,变厚轧制还需要对各等厚度、过渡段的长度进行控制。
申请人为东北大学、专利号为“200910012395.6”的发明专利采用微跟踪的方法对变厚轧制的各段长度进行跟踪和控制,以保证长度精度,该方法较为复杂,将带材的每个区段分别进行微跟踪,在一个轮廓周期中需要多次确定区段起始点。根据所述周期变厚度带材轧制过程中轧件的微跟踪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在轧件上对周期变厚度带材的厚区、薄区和过渡区进行分区;设定来料种类是均一厚度轧件还是周期变厚度轧件;确定轧制起始点;对轧制过程中轧制长度进行微跟踪,并对周期变厚度轧件进行跟踪修正。系统包括轧机,在轧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卷取机,在卷取机与轧机之间设置有测长辊;在轧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测厚仪;在卷取机上设置有卷径测量仪;在轧机上设置有轧制力传感器、液压缸,在测长辊下面设置有张力计;在测长辊上设置有脉冲编码器;所述的测厚仪、卷径测量仪、轧制力传感器、液压缸的位移传感器、张力计及脉冲编码器分别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
上述专利技术系对一个变厚度周期的每个等厚段、过渡段长度进行了分别的跟踪;而非对一个变厚度周期的总长度(包含了各个等厚段、过渡段)进行跟踪,且未考虑在张力作用下测长辊测量的轧后带材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的偏差,从而,上述方法控制的长度精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对轧件成品的长度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涉的一种在变厚度轧制时控制等厚段及过渡段长度的方法,在轧机辊缝出口测厚仪的后方安置有测长辊,根据测长辊所测得的长度,并参考设定的带材轮廓,对工作辊的压下位置进行实时调整,对每个周期的长度进行控制,以减少累计误差对长度控制的影响,进而达到控制出口各段长度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变厚度轧制时的长度控制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轧变厚度轧制的长度控制方法,系在轧机辊缝出口测厚仪的后方设置测长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变厚轧制未投入时,测长辊计数为0;
2)在变厚轧制投入时,测长辊开始记录所测得的轧出带材的长度(mm),对应所测长度,工作辊的动作如下:
(1)当所测得的长度达到时,工作辊开始以一定的压下速度下压,
为压下速度,m为过渡段斜率,为最小轧制速度,
(2)当测得的长度达到时,工作辊位置保持不再往下压,即设定辊缝位置s1,范围[-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5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征信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堤坝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