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晶变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9424.X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婥;黄双;孙以泽;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盟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61 | 分类号: | D06M11/61;D06B5/14;D06B5/16;D06B5/22;D06B15/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改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晶变改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材料的复合晶变改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将改性介质升压至改性压力、保压一段时间、然后瞬间释放压力,再采用抽真空、高速离心旋转牵伸和微波联合作用并去除改性介质的纺织材料复合晶变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纤维细长柔软,吸湿性好,耐强碱,耐有机溶剂,耐漂白剂以及隔热耐热,是最大宗的天然纤维。但其弹性和弹性恢复性较差,易发霉、易然。麻类纤维是天然纤维中重要的纺织原料,是天然纤维中杨氏模量较大的高刚性纤维,尤其以苎麻、黄麻、汉麻、剑麻、菠萝麻等最具代表性。其具有吸湿、透气、散热、抗菌、防霉、防辐射、强度高等优越特性,但也存在坚硬、发皱、缩水、难纺、难织、难染等缺陷,导致高硬麻类纤维绝大多数只能做低附加值的低级产品。
粘胶纤维手感柔软光泽好,吸湿性、透气性和染色性能良好,但由于弹性较差、织物易折皱且不易恢复等弱点制约了它的发展。
为了改变上述现状,已有很多种改性方法,如物理改性方法、化学改性方法和生物改性方法。物理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放电技术改性、高压蒸汽闪爆改性、超声空化及微波辐照改性、液氨加工改性等。化学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纤维素酯类改性、纤维素醚类改性、纤维素接枝改性和纤维素交联改性等。生物改性方法主要利用生物酶对纤维进行脱胶、抛光等处理。
现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产业化生产的改性方法主要有液氨加工改性和碱丝光改性。液氨改性与碱丝光处理有着相似的效果,如天然卷曲消失、截面变圆、内腔变小等特点,但碱丝光改性的残留碱液不易去除且还会导致纤维融蚀和不均匀性,最主要的差别是液氨改性效果优于碱丝光改性。国内利用液氨作为改性介质,在密闭容器中常规升压—保压—再回收纤维中改性介质的方法仅对棉和麻类纤维中杨氏模量小、硬度低的纤维有一定效果,但该方法只有一次改性,溶胀不彻底、结晶度降低不明显、柔软性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并且,现有技术对苎麻、黄麻、汉麻、剑麻等高硬纤维效果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晶变改性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纺织材料的复合晶变改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将改性介质增压到改性压力,并保压一段时间后,瞬间释放压力,再采用抽真空、高速离心旋转牵伸和微波联合作用并去除改性介质的纺织材料复合晶变改性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晶变改性方法,是将被改性材料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入改性介质,升压至改性压力,然后瞬间释放压力,再采用抽真空、高速离心旋转牵伸和微波联合作用并去除改性介质,即获得复合晶变改性材料。其原理是:将被改性材料置于密闭容器中,该密闭容器可以在高压下动密封和负压下动密封,并且零泄漏。通过压力平衡充液和非平衡调速充液,可调节充入密闭容器中改性介质的流量、时间和温度,从而调控改性的压力、两相界面及上述参数的变化速率,进而调控液态介质的渗透率、渗透速率及蒸发速率等工艺参数;同时调节充液的间歇时间和改性压力的保压时间;上述工艺可使改性介质的扩散系数提高,改性介质较好的渗透到纤维组织中,重构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网络,改变了纤维的微观结构,加剧纤维素大分子链段运动,使纤维素分子间发生溶胀作用,孔隙增大,结晶度减小,实现了纤维晶格结构的一次调控。再通过高速溢流,瞬间释放密闭容器中大量液态改性介质,在纤维组织内部与外部瞬间产生巨大压差,形成高速爆膨,使改性介质的扩散系数大幅提高,完全重构了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网络,纤维素分子间溶胀作用更彻底,孔隙增大明显,结晶度显著降低,实现了纤维晶格结构的二次调控。最后再采用抽真空、高速离心旋转牵伸、微波联合作用,提升了丝光效果,结晶度也有所降低,实现了纤维晶格结构的第三次调控并同时去除材料中的改性介质,大幅提高了改性效率,即完成了所述的复合晶变改性。针对不同刚度、不同组成成分的纤维,调节纤维晶格结构三次调控的相关参数,即可实现所述的复合晶变改性。复合晶变改性后材料具有柔软性能优良、防皱抗缩、耐久蓬松,大幅提高了纤维的纺、织、染性能,成为卓越的天然新纺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晶变改性方法,所述被改性材料为纤维、纱线或织物;
所述纤维为天然纤维或粘胶纤维;所述天然纤维为棉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黄麻纤维、洋麻纤维、菠萝麻纤维、剑麻纤维、汉麻纤维、青麻纤维、槿麻纤维、蕉麻纤维或椰麻纤维;所述粘胶纤维主要为普通粘胶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或高强力粘胶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盟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上海盟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