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紫外辐照材料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9441.3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新;吴晓斌;谢婉露;张罗莎;罗艳;王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辐照 材料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性能的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极紫外(EUV)辐照材料测试系统,用于测试材料的EUV辐照损伤。
背景技术
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简写为EUV)光刻技术是继193nm浸没式光刻技术之后的下一代光刻机技术,由于极紫外辐射被几乎所有物质(包括空气)强烈吸收,因此EUV光刻机系统必须置于真空环境中。EUV光刻机系统内部各关键部件所用的材料需确保在EUV辐照及真空环境下,不具有EUV辐照损伤的有害特性。而某些材料在EUV辐照作用下会产生辐照损伤腐蚀。
为了指导EUV光刻机整机及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材料及工艺选择,确保达到EUV光刻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要求,需要研究EUV辐照材料测试系统、开展EUV辐照损伤测试试验。
极紫外辐照材料测试系统主要用于研究在模拟EUV光刻机环境的EUV辐照和真空条件下,不同材料的损伤情况。通过EUV辐照作用后观察材料表面微结构的相关变化,结合材料特性测量,对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变化和使用寿命进行评估。
现有的一种典型极紫外辐照材料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参考文献:Frank Barkusky,Armin Bayer,Christian Peth,Klaus Mann.Direct structuring of solids by EUV radiation from a table-top laser produced plasma source.SPIE,2009,7361:73610D-1~73610D-14),由Nd:YAG激光器(波长1064nm、脉冲能量700mJ、脉宽8.8ns)聚焦后击打Xe气环境中的金靶产生EUV辐照,经滤光后由Schwarzschild反射镜将EUV辐照汇聚于样品上。这样的结构布置方式中存在多组反射镜,样品上的光斑特性和辐照能量是通过反射计算间接得到,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另外,存在的多组反射镜能衰减最终辐照到样品上的EUV辐照能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极紫外辐照材料测试系统,其能够在提供EUV辐照的同时,直接测量样品面上的EUV光斑特性和EUV辐照能量,使得到的极紫外辐照损伤数据更加准确。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极紫外辐照材料测试系统,包括EUV光源室、滤波片室、收集镜室、光谱检测室和样品室,其中所述EUV光源室用于容纳EUV光源,该EUV光源用于辐射出宽谱近软X射线;所述滤波片室用于放置滤波片,该滤波片用于将所述宽谱近软X射线滤波成窄谱EUV辐照;所述收集镜室用于放置收集镜,该收集镜用于将所述EUV辐照汇聚到所述样品室中;所述光谱检测室用于安装一个反射镜和一个光谱仪,所述反射镜用于将来自收集镜室的EUV辐照反射到所述光谱议;所述样品室用于容纳所要测试的样品、CCD和能量计,并且能够使样品、CCD和能量计轮流移动至能够接受EUV辐照的同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系统还包括转接室,其用于连接所述光谱检测室和所述样品室,并且把来自所述光谱检测室的EUV辐照引入所述样品室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接室中安装有真空快门,以控制所述EUV辐照在样品上的辐照次数和辐照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滤波片室放置在所述收集镜室之前或之后。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光谱检测室中还安装有一维平移台和一个支架,该支架安装于该一维平移台上,所述反射镜安装于该支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极紫外辐照材料测试系统的能量的计算过程为:Ps=P×(1-cosθ)×Tzr×Rm,其中,Ps为辐照到所述样品表面的能量,P为所述EUV光源在2π立体角内的功率,θ为所述收集镜的收集半角,Tzr为所述滤波片的透过率,Rm为所述收集镜的反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样品室中具有一个三维平移台,其用于安装所述样品、CCD和能量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三维平移台由三个一维平移台通过支架组合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