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0040.X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辉;曾宪超;张宏彬;胡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G01C2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冗余 挠性捷联 惯性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高精度、冗余度高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属于惯性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载人运载火箭事关航天员生命和载人飞船准确平稳入轨,因此,对惯性测量装置的可靠性、精度、冗余要求较高。现有的捷联惯组均是给控制系统提供一组x、y、z三个坐标系角速度和视加速度的增量信息。如果其中一项测量信息失效或超差,控制系统就不能准确制导与控制,火箭不能把载人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最终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现阶段捷联惯组已经不能满足载人的任务要求,因此需要对捷联惯组进行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通过采取冗余设计,增加了测量可靠性和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两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通过一个减振支架平行安装在箭体上,每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由三个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四个石英加速度计、以及与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相匹配的伺服回路和I/F转换电路组成,其中三个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陀螺仪按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布置,四个加速度计中三个加速度计按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布置,第四个加速度计采用斜置方式进行布置并与正交布置的三个加速度计之间的夹角均为54.736°,三个动力调谐陀螺仪测量的载体角速度信息依次经过与其匹配的伺服回路和I/F转换电路转换后输出给箭载计算机,四个加速度计测量的载体视加速度信息依次经过与其匹配的伺服回路和I/F转换电路转换后输出给箭载计算机。
所述每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中的三个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四个石英加速度计均采用二次电源进行单独供电。
所述每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安装本体上安装一个瞄准棱镜用于测量测量惯性挠性捷联测量系统的初始方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对捷联惯组进行了冗余设计,两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通过一个减振支架平行安装在箭体上,每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由三个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四个石英加速度计、以及与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相匹配的伺服回路和I/F转换电路组成,增加了可靠性和精度,可满足载人航天的高可靠、高精度的使用要求,按照结构对称和温度场设计减振支架,瞄准棱镜安装位在结构对称和温度场对称处,能有效消除受力变形和温度变形对方位偏差的影响。
(2)本发明通过对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两组角速度和视加速度信息判断,确保控制系统使用准确的信息制导和控制,在两组角速度和视加速度均正确时,对两组信息进行平均处理使用,有效降低随机偏差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组成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总体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惯性仪表的安装坐标示意图;
图4为六点三对减振器组成的减振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两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通过一个减振支架平行安装在箭体上,每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由三个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四个石英加速度计、以及与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相匹配的伺服回路和I/F转换电路组成,如图3所示,三个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陀螺仪按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布置,四个加速度计中三个加速度计按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布置,第四个加速度计采用斜置方式进行布置并与正交布置的三个加速度计之间的夹角均为54.736°,三个动力调谐陀螺仪测量的载体角速度信息依次经过与其匹配的伺服回路和I/F转换电路转换后输出给箭载计算机,四个加速度计测量的载体视加速度信息依次经过与其匹配的伺服回路和I/F转换电路转换后输出给箭载计算机,每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安装本体上安装一个瞄准棱镜用于测量测量惯性挠性捷联测量系统的初始方位。
本发明通过对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两组角速度和视加速度信息判断,确保控制系统使用准确的信息制导和控制,在两组角速度和视加速度均正确时,对两组信息进行平均处理使用,有效降低随机偏差的影响。
(1)二次电源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液晶模组检测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卤牛腩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