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路车副车架的高精度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0143.6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至县熊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玉秋;郝鹏 |
地址: | 641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路车副 车架 高精度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安装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扫路车副车架的高精度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扫路车副车架的铰轴孔的加工,一直以来采用的方法是将副车架整体装对组焊完工并经校型后上镗床镗孔而成。但使用此方法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副车架整体重量较重,加工过程难度较高,从而提高了劳动强度与加工成本;2、由于副车架两铰轴孔的跨距较大(710mm),而其孔径较小(¢40mm),加工使用的镗杆细长,在加工远端孔时镗杆的挠度过大,使得镗杆在运行时发生浮动现象,使得两孔加工后的同轴度误差过大,且远端孔的表面粗糙度极差,进而造成料箱与副车架装配后出现歪斜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整车的装配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扫路车副车架的高精度安装方法,延长了副车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加工所需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加工精度,提高了孔表面的粗糙度,进一步的提高了装配精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扫路车副车架的高精度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结构部件加工成型;
B、轴套安装孔加工;
C、副车架整体组装定位;
D、副车架结构部件焊接固定;
E、拆卸工装轴;
F、取下副车架,加工完成。
步骤A中所述的结构部件包括前横梁、右纵梁、左纵梁、后横梁、设备支撑架以及中间横梁。
进一步的,上述设备支撑架包括发动机散热水箱架、带轮轴座、风机支撑架、液压油箱架、吸桶支撑架、料箱举升油箱架、挡沙板支撑架以及燃油油箱架。
再进一步的,右纵梁与左纵梁的尾端面设置有弯板,同时在靠近弯板的位置还设置有水平贯穿右纵梁与左纵梁的套,同时在右纵梁与左纵梁上还设置有封板,该封板对称设置于右纵梁与左纵梁的相对应位置之上。
步骤B中将右纵梁与左纵梁配对固定,并通过镗床贯穿右纵梁与左纵梁加工出轴套安装孔。
步骤C中将前横梁、右纵梁、左纵梁、后横梁、中间横梁、发动机散热水箱架、带轮轴座、风机支撑架、液压油箱架、吸桶支撑架、料箱举升油箱架、挡沙板支撑架以及燃油油箱架分别按照位置安装固定在相对应的工装上。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横梁中间设置有工装轴,在工装轴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轴套,同时在该工装轴上还包裹有衬套。
在完成步骤D的副车架结构部件焊接固定后放置使其充分冷却后按照步骤E所述将中间横梁中的工装轴拆卸取出。
完成步骤E中的工装轴拆卸后通过步骤F将副车架整体从固定工装上拆卸取出后便完成了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左纵梁与右纵梁上相对应位置都设置有封板,从而使其能够拥有更高的刚度,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保持形状,避免了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同时大大延长了副车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副车架的故障率;本发明通过先镗孔后组装的方式避免了加工使用的镗杆细长,而造成的在加工远端孔时镗杆的挠度过大,使得镗杆在运行时发生浮动现象,使得两孔加工后的同轴度误差过大,且远端孔的表面粗糙度极差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相对应两孔的同轴度,降低了孔表面的粗糙度,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工的精度,降低了产品的装配难度,提高了整车的装配精度,避免了装配后的歪斜现象发生;本发明方法简单,生产所需投入较少,实施难度与设备要求较低,大大降低了购置生产设备所需的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的降低了加工成本,能够很好的进行大规模的使用,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右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的剖面图;
图4为左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A-A的剖面图;
图6为中间横梁的工装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上附图标记为:1—前横梁;2—右纵梁;3—左纵梁;4—后横梁;5—发动机散热水箱架;6—带轮轴座;7—风机支撑架;8—液压油箱架;9—吸桶支撑架;10—料箱举升油箱架;11—挡沙板支撑架;12—燃油油箱架;13—中间横梁;14—套;15—弯板;16—封板;17—工装轴;18—衬套;19—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路是,提供一种一种扫路车副车架的高精度安装方法,延长了副车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加工所需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加工精度,提高了孔表面的粗糙度,进一步的提高了装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至县熊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乐至县熊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巴整车车顶蒙皮的电磁吊装设备
- 下一篇:排水同步继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