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2190.2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河;刘登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红山河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26 | 分类号: | A23L1/226;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110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锅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火锅具有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特点,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气候,调制成各种口味,因此,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饮食方式,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
火锅的质量决定于火锅底料即调味料的配方,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气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出现了风味各异的火锅底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火锅底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有新的火锅的底料的出现。例如,公开号为CN1136407A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配方为西红柿、红辣椒、植物油、生姜等;公开号为CN1101514A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大明火锅底料,其主要配方为鲜汤、辣椒干、郫县豆瓣、花椒、生姜、辣椒、豆鼓、料酒、冰糖、鸡精、牛油和植物油等。公开号为CN101756149A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火锅底料,其主要配方为枸杞子、党参、小枣、山药、川明参、冰糖、美国因子国际投资集团公司研制的多功能特味王调味料SFK因子、鸡精、味精、食盐和胡椒等。公开号为CN102835639A的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滋补火锅底料及制备方法,其主要配方为按照清真屠宰规范屠宰的动物的动物油、植物油、辣椒、豆瓣酱、大蒜、姜、白糖、花椒粉、麻椒、八角、丁香、砂仁、草果、胡椒、香草、孜然、小米椒、山梨酸钾、枸杞、党参、泡椒、桂圆、草果、白蔻。上述报道的不同配方的火锅底料在口味上有较大的差异。
由此可见,目前的火锅底料虽然种类繁多,风味各异,但按照食品营养的概念来分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非营养型:此类火锅底料配方以动植物油、调味品为主;2.粗营养型:此类火锅底料配方以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食品为主,如动物肉汤、食用菌、豆类、植物蛋白等;3.滋补型:此类火锅底料配方以中草药及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品为主,如枸杞、红枣、桂圆等;4.混合型:上述三种类型的组合。火锅作为人们非常喜欢的饮食方式,消费群体也迅速扩大,消费方式也由过去的餐馆逐渐向家庭扩展,火锅底料作为一种调味料,为了满足家庭及餐馆消费的营养性,其营养性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火锅饮食对人体的胃伤害较大,长期食用火锅胃的消化功能会逐渐下降。
火锅底料作为人们衷爱的调味料,非营养型最不可取,而不管是粗营养型还是混合型,其营养物质均为原料或大分子物质,不能较好的被人体消化吸收,增加消化及吸收器官的负担,尤其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再加上某些辛辣物质及高温汤料对胃的刺激,火锅对胃的伤害极大,如何提高其营养性,如何在消费火锅的同时减轻胃的消化负担,如何缓解口味与消化的矛盾,开发一种精营养型高档次火锅底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长期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火锅底料非营养性和粗营养性的缺陷,将火锅底料中难于消化的物质如食用菌、肉汤及药食同源的保健品进行酶解、提取和浓缩,制成易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浓缩营养物质并添加到火锅底料之中,不仅可增加火锅底料的风味,而且营养物质便于吸收、药用及食用效果明显,同时会有效减轻胃肠负担,增加食欲,保胃护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锅底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
动物油3000-3200份,豆瓣酱2400-2600份,豆豉900-1000份,动物蛋白浓缩液900-1000份,食用菌浓缩液700-800份,菜油600-700份,朝天椒600-700份,生姜600-700份,中药浓缩液500-600份,白糖400-500份,花椒粒300-400份,食盐300-400份,大蒜100-200份,味精100-200份,牛肉香精50-100份,香辛料30-50份,I+G20-40份,干贝素5-10份;
所述动物油为精炼牛油,精炼牛油是以按照清真屠宰规范屠宰的牛中提取的粗牛油为原料,通过水化、碱炼、脱色、脱臭等处理,精炼成符合食品工业要求的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红山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红山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氮生物降解技术降低污水氨氮量的曝气池及处理方法
- 下一篇: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