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波形再现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2240.7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关广丰;王海涛;熊伟;马文琦;孙长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F15B2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度 伺服系统 波形 再现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领域的振动模拟实验方法,特别是一种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波形再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振动环境模拟试验是现代工程技术中一项基本的试验手段,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等国防工业领域和汽车、建筑等民用工业部门。通过在实验室再现试件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环境条件,以考核试件在振动环境下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研究其结构可靠性和操纵可靠性,为试件的性能测试和技术改进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振动模拟实验从实验类型角度可分为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和波形再现三种,随机振动常用于进行被试件的可靠性评估;正弦振动常用于被试件模态参数的辨识;对于类似爆炸、冲击或地震等振动环境,其振动信号多为脉冲波形或长时间的时域波形,对于这种振动,必须采用波形再现振动实验进行模拟。
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常用于进行地震模拟实验,通过在实验台上再现实测的地震波,测试被试件在典型地震条件下的反应,并以此为依据指导被试件抗震设计,提高被试件的抗震性能。
将加速度参考信号直接输入到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中时,伺服系统的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相比往往存在较大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际伺服系统的幅频特性在不同频段与0分贝线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次,试件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在振动实验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再次,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在外界环境如油液温度等变化的情况下,液压动力机构的参数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并带有随机性质。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很难满足波形再现实验的精度要求。因此,为增强波形再现实验的有效性,改善加速度波形再现振动模拟系统的控制精度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的波形再现控制方法主要由频率响应函数估计、阻抗函数计算和参考信号迭代三部分组成,计算过程复杂,需要专用硬件设备。现有算法的实质是基于频率响应函数的离线辨识结果对参考信号进行修正,当实验过程中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的参数或试件特性发生改变时,伺服系统的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相比存在很大偏差,极大降低了波形再现模拟实验的控制精度,影响了对试件在振动环境下可靠性的定量评估。
中国专利ZL200910187972.5公开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电液伺服系统波形再现控制方法》,中国专利ZL200910187971.0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系统实时波形再现控制方法》,上述2个专利中,首先利用自适应滤波器辨识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接着基于辨识结果构造滤波器,然后再通过另一个自适应滤波器辨识所构造滤波器的阻抗函数,最后基于阻抗函数辨识结果实时修正参考信号,达到提高波形再现实验控制精度的目的。但利用上述算法进行波形再现实验时,由自适应算法收敛性的要求可知,为获得电液伺服系统的阻抗函数,必须先进行频率响应函数的辨识,然后再辨识电液伺服系统的阻抗函数。频率响应函数的辨识结果与电液伺服系统真实频率响应函数相比存在偏差,基于有偏差的频率响应函数辨识电液伺服系统的阻抗函数,势必引入更多的偏差,导致阻抗函数辨识精度的降低,进而影响波形再现振动模拟系统的控制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设计一种具有更高的实时性、能够直接辨识系统阻抗函数、提高波形再现精度的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波形再现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波形再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设定待再现的加速度信号为加速度参考信号,将加速度参考信号作为线性卷积的输入信号;
B、将线性卷积的输出信号和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的输出信号作为阻抗计算的输入信号,计算电液加速度伺服系统的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报警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位置特征的健康信息共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