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产品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528.6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冬;王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海市益合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58 | 分类号: | A23L3/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品 保鲜剂 及其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品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水产品种类繁多。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产品年产量持续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水产品(尤其是鱼贝类)在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的特点更是合理膳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消费量日益增加,对其鲜度要求也愈来愈高,鉴于水产品品种、价格和供销体系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搞好保鲜技术,增加有效供给,完善水产品保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国内外市场看,鲜度是水产品重要品质指标,是决定其价格的主要因素。当水产品失活后,在其体内进行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理上的变化。在开始阶段,肝糖元无氧降解,生成肌酸,肌磷酸也分解成磷酸,肌肉变成酸性,pH 值下降,同时肌肉中的ATP 分解释放能量而使体温上升,这样导致蛋白质酸性凝固和肌肉收缩,使肌肉失去伸展性而变硬。接着,在ATP 分解完后,肌肉又逐渐软化而解硬,并进入自溶作用阶段,蛋白质分解成一系列的中间产物及氨基酸和可溶性含氮物而失去固有弹性,又由于多酚氧化酶(PPO) 的作用而生成黑色素物质,出现黑斑,包括腐败微生物在内的各种微生物会通过甲壳、胃、肠腺浸入肌肉组织。在自溶后期,微生物在体内迅速繁殖,将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含氮物进一步分解成NH3、三甲胺、硫化氢、硫醇、吲哚、尸胺,以及组胺等,使水产品不堪食用。总之,由于水产品组织柔嫩,蛋白质和水分含量较高,若将其自然放置,很快就会变质、腐败,失去食用价值,因此加强水产品保鲜工作势在必行。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保鲜、防腐功能的水产品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保鲜、防腐功能的水产品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水产品原有的鲜度和品质,能明显抑制水产死后的生物化学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水产品保鲜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
三聚磷酸钠 20-30%
焦磷酸钠 20-30%
六偏磷酸钠 10-20%
磷酸氢二钾 5-10%
磷酸三钠 5-10%
食用盐 10-20%,
上述组分含量之和为100%。
一种利用上述水产品保鲜剂保鲜水产品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用自动称重机称取清洁的水产品,再由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搅拌混合机中;
(2)水产品保鲜剂置于储料仓中,由定量给料机加入至搅拌混合机中;
(3)水产品与保鲜剂在搅拌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后,输送至自动包装机中包装。
上述步骤(3)中还可以包括将包装后的水产品冷冻保藏。
上述水产品保鲜剂是一种化学保鲜剂,该保鲜剂中含有活性成分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可防止冷冻产品水分的流失,保证被加工水产品的冷冻质量。其作用机理是三聚磷酸盐可增加蛋白质周围的局部氢离子指数的离子强度,这种变化可以使展开的蛋白质表面所暴露区与水分子良好地结合,增加了蛋白质与水分子的结合能力,从而对水产品的品质有明显的改善。
上述水产品保鲜剂中含有活性成分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钠。这些活性成分的作用是能合理调节水产品(如:鱼、虾、蟹贝肉)的pH 值,通过补充水产品蛋白体水分来提高蛋白鲜度,增加光泽,并能保持海产品解冻后的质量,减少烹饪后的质量损耗,抑制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产生,还能防止虾、蟹壳等水产品的变黑,有效起到保鲜、防腐、保持水分以增加质量的作用。
此外,上述水产品保鲜剂中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食用盐。食用盐是沿海渔民对海水鱼进行保鲜的传统方法。其保鲜原理是利用食盐溶液的渗透脱水作用,使水产品水分降低,通过破坏水产品体内微生物和酶活力来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酶的活性,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通过实验表明:食用盐与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钠混合使用,采用干腌法保鲜效果极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海市益合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未经龙海市益合食品配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