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996.3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管欣;张威;宗长富;邓伟文;郑宏宇;王建;吴春静;徐小明;孙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 转向 系统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汽车零部件性能的试验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进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阻力模拟、实时车辆动力学仿真与采样控制,同时可进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及分总成性能试验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是目前国内转向技术的研究热点。如何在实验室的环境下进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测试和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的评价,是研究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合理的加载方式、逼真的仿真环境和实时的采样控制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测试装置需要解决关键问题。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高等院校开发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测试装置,但国内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测试装置多采用液压作动器或者弹簧加载,加载系统复杂、繁琐或者不能真实模拟汽车的实际转向阻力。部分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中虽然采用电机对转向系统加载,但其加载指令是以简单地车辆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计算出来的,电机加载一般采用旋转电机配变速装置实现直线加载,传动系统较多,难以保证加载阻力的模拟精度,还有国内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测试装置的控制系统通常不是实时的,不能进行实时的车辆动力学仿真,不能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测试提供实时的车辆仿真环境,也不能利用测试装置自身的控制系统对执行器(如加载电机)进行实时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的阻力装置存在控制精度低、传动系统复杂、车辆模型简单和液压系统漏油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试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试验装置包括测控柜、T型槽平台、1号直线电机总成机构、2号直线电机总成机构、稳压电源、电源柜、1号转向器固定夹具总成、2号转向器固定夹具总成、转向管柱固定夹具总成、方向盘模拟驱动机构与模拟驾驶器总成,所述的1号转向器固定夹具总成与2号转向器固定夹具总成结构相同,1号转向器固定夹具总成、2号转向器固定夹具总成皆包括有固定底座、圆形滑轨、长旋转滑板、短旋转滑板、转向器水平调整夹具与转向器固定支架。
圆形滑轨的底端焊接固定在固定底座上,圆形滑轨的回转轴线与固定底座中的底板平行,短旋转滑板与长旋转滑板依次安装在圆形滑轨左右两侧的导向槽内并采用螺栓连接,转向器固定支架焊接固定在短旋转滑板上,转向器固定支架中的上支板和短旋转滑板的左端面垂直,转向器固定支架中的上支板和圆形滑轨的回转轴线平行,转向器水平调整夹具螺栓固定在转向器固定支架中上支板的左端。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向管柱固定夹具总成包括有2套结构相同的管柱夹具升降滑轨、旋转调节装置、显示器、显示器支撑架、升降固定板总成与转向管柱固定夹具。2套结构相同的管柱夹具升降滑轨竖直地安装在T型槽平台上,显示器支撑架两端采用螺栓固定在2套结构相同的管柱夹具升降滑轨的上端,升降固定板总成中的管柱夹具旋转轴的两端采用螺栓固定在显示器支撑架下方的2套结构相同的管柱夹具升降滑轨上,管柱夹具旋转轴的1端同时与升降固定板总成中的竖直安装的螺杆螺母副中的螺母固定连接,调节手轮与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转向管柱固定夹具通过旋转调节装置安装在管柱夹具旋转轴上,显示器安装在显示器支撑架的顶端面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升降固定板总成包括管柱夹具旋转轴、2个结构相同的升降固定板、调节手轮和丝杠螺母副。管柱夹具旋转轴的两端与2个结构相同的升降固定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丝杠通过轴承竖直地安装在管柱夹具升降滑轨上为转动连接,调节手轮安装在丝杠的上端为固定连接,套装在丝杠上的螺母与固定在管柱夹具旋转轴一端的升降固定板固定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向管柱固定夹具包括有T型槽板、转向管柱固定座、转向管柱与转向管柱夹紧接头。转向管柱通过转向管柱夹紧接头固定在转向管柱固定座上,固定有转向管柱的转向管柱固定座采用螺栓固定在T型槽板的右端面上。所述的转向管柱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板、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固定座板为矩形板类结构件,沿纵向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安装固定螺栓的长条通孔。上支撑座的左端与固定座板右端面的上端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上支撑座的右端设置有安装转向管柱的半圆形开口槽,半圆形开口槽的右槽口端面上设置有安装转向管柱夹紧接头的夹紧接头座,下支撑座为C形结构件,下支撑座的左端与固定座板右端面的下端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C形的下支撑座的右端设置有回转轴线垂直于固定座板的螺纹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未经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力机夹具
- 下一篇:一种钢膜台阶式溢流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