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状缝洞型油藏的三维渗透率场的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5496.3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龙;刘勇;杜志敏;王可可;汤小龙;邓钰三;王铭伟;张世明;苏海波;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0 | 分类号: | E21B47/1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状缝洞型 油藏 三维 渗透 获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状缝洞型油藏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获取网络状缝洞型油藏的三维渗透率场的方法,以提高油藏开发的针对性、合理性,最终提高油藏采收率,并降低油藏开采成本。
背景技术
渗透率是反映油藏储层允许流体通过能力大小的参数,是评价储层渗透性,计算油井产能,对于评价储层渗透性,预测油气井产能,油藏开发方法的基础数据。渗透率参数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贯穿于油气藏的整个开发历史,体现在每一开发环节。仅就获取渗透率的测试费用就体现其重要性:试井10-20万元/井;岩芯实验室测定,约1万元/样(包括取样费和测试费);试踪剂测试,20-100万/井组。油藏三维渗透率场数据包括了油藏内任一位置的渗透率值,是以单井的渗透率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三维地震、井间干扰测试、井间示踪剂测试、试井等测试结果,采用井间预测方法综合得到的数据体,对于全油藏开发非常关键,油藏开发规律认识、油藏产量预测、生产层位优化与调整、井网井距优化与调整、研究剩余油采出规律、调剖堵水、注气注水方案等等都需要全油藏的三维数据场。
网络状缝洞型油藏是一种特殊的缝洞型油藏,具有复杂的储层介质特征,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表现出多种流动规律(渗流、管流)。代表油藏如塔河缝洞型潜山油藏,塔里木轮古潜山油藏。储层的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储集类型复杂,包括裂缝、溶洞、孔隙;其次每种储集体的尺度变化范围大,以裂缝介质为例,尺度范围就包括微米级到千米级;裂缝、溶洞空间组合关系复杂。网络状油藏非均质性更强,储集体与非储集体呈密宫状交叉分布,呈树枝状、网络状分布,故被学者命名为网络状油藏。缝洞型油藏储层的这些特征,使得井间的物性预测非常困难。尽管如此,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积累,例如井震联合反演技术、多点统计预测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属性分析技、地质和开发多学科协同等技术的应用,获取的孔隙度数据基本能够满足油藏经营管理需要,然而渗透率的准确性依然极低,很多区域的渗透率值只能凭空估算。主要原因有2方面:(1)大尺度的裂缝和溶洞的渗透率很难预测,首先地下缝洞体的形态不可能认识清楚,而形态的稍微变化都能够导致渗透率参数大幅变化;其次,大尺度缝洞体内流体的流动规律遵循自由流体流动和管流流动规律,即使形态清楚,如果形态不规则,从理论上就不能得到相应的渗透率值,即使采用等效渗透率的概念,得到的渗透率值也是一个变化值。即使采用等效渗透率的概念,所得到的渗透率也不是定值,也与流速、流态相关;(2)渗透率值的大小受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对这些因素变化反应非常敏感,所以全油藏三维渗透率场的建立是所有非均质性油藏普遍面临的技术难题,而网络状油藏的非均质性又远完超出一般类型的油藏,储层的井间渗透率预测更难。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合理而且适用性强的方法能够得到这类油藏可靠的三维渗透率场。
发明内容
针对缝洞型网络状油藏目前在三维渗透率获取所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用孔隙度获取缝洞型网络状油藏渗透率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络状缝洞型油藏的三维渗透率场的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利用三维油藏精细描述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网络状油藏三维孔隙度场;
第二:确定油藏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于孔隙度较低的储层的孔渗关系,利用孔渗半对数关系,根据单井储层的孔渗资料,用统计方法确定孔渗关系式的各项参数,从而根据该数量关系得到初步三维渗透率场;
第三:利用Darcy-Stokes多相流动模型获得平板状、圆管状缝洞体的等效渗透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最小临界渗透率值,然后将临界渗透率值作为最大值将该值渗透率做截断处理,从而得到不规则缝洞体的等效渗透率值;
第四:用示踪剂和干扰试井测试结果对截断处理后的渗透率场做校正;
第五: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渗透率场进行的校正。
进一步,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具有半对数关系,即φ=C1lnK+C2。
进一步,用示踪剂和干扰试井测试结果对截断处理后的渗透率场做校正包括以下步骤:
步聚1:建立油藏的三维孔隙场;
步聚2:统计油藏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数理关系;统计样品不考虑基岩孔隙;以微小裂缝、半充填溶洞、微小溶洞储层为主;暂不考虑孔隙度极高的样品,即样品的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5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级草酸亚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