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车轮扁疤的仿真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7189.9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贾利民;魏秀琨;陈军;柳海;郭昆;汪煜婷;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车轮 仿真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车轮扁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车轮扁疤的仿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轮对是列车车辆行走部的极为重要的部件。轮对上负载荷,下压钢轨,是列车车辆的“脚”。每一个轮对的两个轮子被设置于一根车轴的两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车轮踏面常因各种原因出现局部擦伤或剥离,此类现象统称为车轮扁疤。车轮踏面擦伤是由于车轮材质过软,或紧急制动时轮对空转,同一轮对的轮径相差过大等原因所致。车轮踏面剥离是由于车轮踏面的材质或其制备工艺不良等原因所致。车轮踏面有扁疤时,车轮发生变形,即车轮形状不再是规则的圆形。带扁疤的车轮无法圆顺地沿轨道表面行驶,而是周期性地撞击钢轨。当车轮在钢轨顶面上滚动到扁疤位置处时,车轮就会周期性地对钢轨施加很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的频率f为:
其中,v为列车的行驶速度,R为车轮滚动圆半径。通常这种振动冲击力可高达静态轮重的数倍。这种冲击力不仅使车辆产生振动,影响车辆零件强度,加剧轮对的损坏,还对轨道产生极大的影响,致使钢轨发生意外的折损,给混凝土轨枕及其他部件以料想不到的损伤。车轮扁疤不仅降低了车辆和轨道的使用寿命,而且增加了维修成本。此外,由于振动及其产生的巨大噪声使乘客乘坐列车时的舒适度大大降低,同时对列车沿途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中,列车车轮扁疤的检查方法包括人工检查法和在轨道上安装传感器的方法。一方面,人工检查法是靠检车员在接车过程中或者停车后的耳听、眼观、锤敲来判断车轮扁疤情况。人工检查方法受人为因素、扁疤所在位置、现场工作条件以及技术校对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其缺点为不容易及时发现车轮扁疤,容易造成漏检,并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技术校对时间长。另一方面,在轨道上安装传感器的方法的缺点是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并且需要对现有的线路做较大改动,从而有可能降低轨道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现状下,人工检查法和在轨道上安装传感器的方法都不能较为迅速、准确地检测出列车车轮扁疤情况,因此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车轮扁疤的仿真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列车车轮扁疤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第一车辆模型、第二车辆模型和加入轨道激励的轨道模型,且第一车辆模型的至少一个车轮具有扁疤,第二车辆模型的所有车轮都是规则的圆形;
在第一车辆模型和第二车辆模型上各设置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模型;
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中分别运行第一车辆模型和第二车辆模型,利用设置于第一车辆模型和第二车辆模型上的加速度模型分别采集第一车辆模型和第二车辆模型的加速度数据;
利用MATLAB软件对第一车辆模型和第二车辆模型的加速度数据都依次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通过对比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后的第一车辆模型和第二车辆模型的加速度数据分析第一车辆模型的车轮扁疤情况。
优选地,按照真实的城轨列车的结构参数建立所述第一车辆模型和所述第二车辆模型。
优选地,利用美国五级轨道谱向所述轨道模型加入轨道激励。
优选地,所述时域分析包括时域波形分析和时域参数分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时域波形分析为:通过对比所述第一车辆模型和所述第二车辆模型在时域内的加速度的波形分析所述第一车辆模型的车轮扁疤情况。
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时域参数分析获得如下参数:
加速度平均值为:
加速度均方值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三维虚拟植物的造林密度优化分析方法
- 下一篇:活动式铝带标记笔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