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翻边刀翻边的连续模以及钣金件翻边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9624.1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翻边刀翻边 连续 以及 钣金件翻边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翻边刀翻边的连续模以及一种使用该连续模进行钣金件翻边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钣金件的生产加工中通常包括拉延、裁切和翻边工序,当上述工序分开进行时需要较多的人力执行搬运、上料、校对等工作,生产效率低且加工质量差。连续模是将钣金件加工中的多个流程整合在一起,一次上料后即可得到半成品或成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现有的连续模翻边工序工具为利用斜锲组件进行翻边。如图1所示,下模10和上模20之间放置着工件30。工件30的端头(翻边部)进行了预弯折,如图中虚线所示。斜锲组件包括下行斜锲41和横行斜锲42,横行斜锲42在下行斜锲41的挤压下向图中的左向移动,将工件30的端头横向推挤达到要求的形状,如图中实线所示。
带斜锲的翻边机构包括下行斜锲41和横行斜锲42在内的诸多组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加工流程长,加工所得的产品质量不够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化、体积小巧的使用翻边刀翻边的连续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翻边效果良好的使用翻边刀翻边的连续模。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工艺流程简化的钣金件翻边加工方法。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翻边刀翻边的连续模,所述连续模上设置有翻边工位,所述翻边工位上设有下模和与下模相适配的上模,所述翻边工位上还设有翻边刀,所述翻边刀的加工面角度与工件的形状相适配。
特别是,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用于推动下模向所述上模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
特别是,所述加工面角度包括60°和0°。
特别是,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工面相适配的下模加工面。
特别是,所述翻边刀固定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上述连续模的钣金件翻边加工方法,所述方法为使用翻边刀和下模将工件的翻边部固定,在上模压力作用下翻边。
特别是,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0.上料,工件进入翻边工位,工件的翻边部对应翻边刀的加工面;
步骤20.上模下压,下模在所述压力下同向运动,工件的翻边部达到设定角度;
步骤30.上模抬起,工件进入下一工位;
步骤40.下模复位,等待下一工件。
特别是,所述翻边工艺包括n个阶段,在第i阶段工件(30)的翻边部被弯折角度为θi,其中,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完成第n个阶段后翻边部被弯折至最终位置。
本发明使用翻边刀翻边的连续模去掉了现有设备中斜锲组件,利用翻边刀和下模配合固定翻边部,利用上模向下压下模而完成翻边工艺。简化了结构和使用方法,节省了占地面积。
本发明钣金件翻边加工方法将现有工艺中斜锲横向的推力改为上模自上而下的压力,翻边效果更好,产品质量更高,工艺流程更为简化。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翻边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下模;11、下模加工面;20、上模;30、工件;41、下行斜锲;42、横行斜锲;50、翻边刀;51、加工面;60、复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优选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翻边刀翻边的连续模,该连续模上设置有翻边工位,翻边工位上设有下模10和与下模10相适配的上模20,固定设置在下模10旁的翻边刀50,以及设置在下模10下方的弹簧。
翻边工位分为两个分工位,每个分工位上都设置一个翻边刀50。第一个分工位翻边刀50上的加工面51角度为60°(与预成形状呈60°角),第二个分工位翻边刀50上的加工面51角度为0°(与预成形状相平行)。
相应地,第一个分工位下模加工面11角度为60°,第二个分工位下模加工面11角度为0°。
工作流程:
步骤10.上料,工件30完成之前的拉延、裁切等工艺并预先弯折呈直角,然后进入到翻边工位。工件30放置在下模10上,工件30的翻边部(如图中虚线所示)放置在下模10的边缘处、且对应翻边刀50的加工面5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9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电推进车辆用充电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