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淋头以及气相沉积反应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7789.3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梁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垒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55 | 分类号: | C23C16/455;C23C16/4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 以及 沉积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淋头以及气相沉积反应腔。
背景技术
自GaN(氮化镓)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兴起,蓝光LED(发光二极管)研制成功,LED的发光强度和白光发光效率不断提高。LED被认为是下一代进入通用照明领域的新型固态光源,因此得到广泛关注。
现有技术的白光LED的制造工艺通常在一个具有温度控制的环境下的反应腔内进行。通常,将III族源气体和V族源气体分别通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腔内,III族源气体和V族源气体在反应腔内反应以在衬底上形成III-V族材料薄膜。
在现有的技术中,采用图1所示的喷淋头100向化学气相沉积反应腔10通入反应气体。请参阅图1,所述气相沉积反应腔10包括腔体11、用于装载衬底12的托盘13和所述喷淋头100。所述托盘13设置于所述腔体11的底部。所述喷淋头200设置在所述腔体11的顶部并与所述托盘13相对设置。所述托盘13与所述喷淋头100之间限定气体反应区域14。所述喷淋头100用于向所述气体反应区域14输出反应气体,在所述气体反应区域14内,V族源气体、III族源气体混合,并进行反应,以在所述衬底12上形成薄膜沉积。
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喷淋头10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源气体腔140、第二源气体腔150以及冷却腔160,所述冷却腔160邻近气体的反应区域,所述第一源气体腔140通有第一源气体(III族源气体),所述第二源气体腔150通有第二源气体(V族源气体),当所述第一源气体和第二源气体从所述喷淋头100排出后,在反应区域14内被化学气相沉积工艺腔10内的托盘13加热分解,从而发生反应,以在衬底12上形成沉积薄膜。
但是,由于所述第二源气体(V族源气体)的分解温度高,其分解温度往往在1000℃以上,所以,为了使所述第二源气体(V族源气体)分解,反应区域14的温度一般在1000℃以上,从而需要将托盘13的温度加入到1000℃以上。然而,托盘13的高温均匀度不易控制,并且,衬底12位于高温的托盘13上,从而造成衬底12上的LED芯片波长等器件参数不均匀,使得LED芯片的良率低,LED芯片的成本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喷淋头,能够提高LED芯片的良率,降低LED芯片的成本,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喷淋头存在气体解离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喷淋头以及气相沉积反应腔。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相沉积的反应腔的喷淋头,所述反应腔包括气体反应区域,所述喷淋头邻近所述气体反应区域设置,所述喷淋头用于向所述气体反应区域输出反应气体,所述喷淋头至少包括第一源气体腔和冷却腔,所述第一源气体腔内通入第一源气体;
所述喷淋头还包括一离子化腔,所述离子化腔设置在所述喷淋头面向所述气体反应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源气体腔设置在所述喷淋头背离所述气体反应区域的一侧,所述离子化腔内通入第二源气体,以对所述第二源气体进行离子化,所述离子化腔与所述气体反应区域之间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离子化腔与所述气体反应区域之间通过所述出气通道连通,以将离子化的所述第二源气体向所述气体反应区域导出,所述第一源气体腔至少与一第一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穿过所述冷却腔和离子化腔,并连通所述气体反应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源气体的分解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源气体的分解温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淋头中,所述第一源气体腔和所述冷却腔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二源气体腔,所述第二源气体腔内通有所述第二源气体,所述第二源气体腔与至少一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穿过所述冷却腔,并连通所述离子化腔,以向所述离子化腔内通入第二源气体,所述第一气管还穿过所述第二源气体腔。
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淋头中,所述第一源气体腔、冷却腔和离子化腔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离子化腔还具有一气体输入管,所述第二源气体通过所述气体输入管流入所述离子化腔。
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淋头中,所述气体输入管位于所述离子化腔的侧壁。
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淋头中,所述离子化腔中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射频信号。
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淋头中,所述第一电极为所述离子化腔的顶壁,所述第二电极为所述离子化腔的底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绝缘垫。
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淋头中,所述绝缘垫为所述离子化腔的侧壁。
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淋头中,所述出气通道为气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垒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光垒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淋头以及气相沉积反应腔
- 下一篇:一种氧化物薄膜的溅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