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管路液压发电机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50092.1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8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捷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9/04 | 分类号: | H02P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液压 发电 机组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管路液压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而液压发电机组是利用液压传动来发电的发电机组,通常应用在已有液压系统的车辆上,具有相对体积小、重量轻、布置方便、发电静态指标较好的特点;然而,液压发电机组却存在发电瞬态指标较差的问题,通常是由于油液的可压缩性引起的储能现象、以及负载突加和突减时液压执行元件的动作延迟所造成,尤其在改装车辆上的液压系统中,高压油管往往比较长,导致液压发电机组的瞬态指标急剧下降,导致发电机的发电等级标准整体下降。
现有的液压发电机组,通常包括液压泵、调速阀组、液压马达和发电机,调速阀组控制液压泵的液压油流速进而控制液压马达的转速,而液压马达驱动发电机发电,这样,发电频率直接与发电机以及液压马达的转速相关,为了提高液压发电机组的发电指标,液压发电机组还设置有转速控制器,转速控制器探测发电机的转速信号做反馈信号,利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回路控制液压辅助控制回路以保证发电机转速即发电频率,但这种控制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对于响应速度慢的液压系统和长管路液压系统,难以有效保证液压发电机组的瞬态指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证液压发电机瞬态指标的长管路液压发电机组。
本发明的长管路液压发电机组,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和发电机,还包括转速控制器和液压辅助控制回路,所述液压辅助控制回路包括进油管、出油管、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蓄能器和单向阀,所述进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泵的出油端和液压马达的进油端相连,所述出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马达的出油端和液压泵的进油端相连,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并联在所述液压马达的两端,所述进油管上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上还连接有油压管,并在所述油压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转速控制器与所述发电机的转轴端和负载端以及液压辅助控制回路相连,所述转速控制器检测发电机转速信号、发电机负载端的电流变化、并发送控制命令至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转速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回路和负载检测回路,所述PID控制回路的一端与发电机转轴端相连、另一端与液压辅助控制回路相连,所述PID控制回路检测发电机转速信号、并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液压辅助控制回路,所述负载检测回路的一端与发电机负载端相连、另一端与液压辅助控制回路相连,所述负载检测回路检测发电机负载端的电流变化信号,并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液压辅助控制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PID控制回路包括PID控制器和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发电机转速信号、并将所述发电机转速信号发送至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液压辅助控制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检测回路包括电流互感器和控制芯片,所述电流互感器检测发电机负载的电流变化信号、并将所述电流变化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析处理所述电流变化信号、并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液压辅助控制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发电机加载时,发电机负载的电流瞬间增加,负载检测回路根据发电机电流的变化来产生一个加载脉冲,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换向,在蓄能器的作用下瞬间增加油液流量,减缓发电机因加载导致的转速下降趋势;在发电机减载时,发电机电流瞬间减小,负载检测回路根据发电机电流的变化产生一个减载脉冲,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换向,使一部分液压油直接流入出油管,减缓发电机因减载导致的转速上升趋势;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液压发电机瞬态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液压辅助控制回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转速控制器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捷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捷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0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