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利奈唑胺Ⅳ晶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5693.1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0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琴;钱晶晶;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3/20 | 分类号: | C07D26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利奈唑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利奈唑胺Ⅳ晶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奈唑胺(linezolide),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用于临床的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由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其化学名(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恶唑烷基]甲基]乙酰胺,分子式为C16H20FN3O4;
结构式为:
关于利奈唑胺的晶型的报道有如,WO 2005/035530,US 2008/0319191,US 2006/0111350,主要囊括了该化合物常见的Ⅰ晶型,Ⅱ晶型,Ⅲ晶型,Ⅳ晶型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到与正丁醇,甲苯,二甲苯,DMF,DMEA,吡啶等溶剂混合,在接近沸点的温度下,加入目标晶型的晶种进行晶型转换,但这些所述溶剂毒性较大,溶剂消耗量也大,而且成品的溶残问题很难解决。
利奈唑胺Ⅰ晶型的红外光谱吸收在3284,3092,1753,1728,1649,1565,1519,1447,1435cm-1,熔点在181.5℃-182.5℃,具有高温稳定性。但经过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80℃以下则以Ⅱ晶型最为稳定,II晶型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的特征衍射谱线表示为(2θ/°):7.10,9.54,13.88,14.23,16.18,16.79,17.69,19.41,19.69,19.93,21.63,22.39,23.52,24.16,25.28,26.66,27.77。目前用于临床试验和已经上市的利奈唑胺皆为Ⅱ晶型,但该晶型已经申请专利保护,国内市场不能使用Ⅱ晶原料。
经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照试验(US2008/0319191)表明,Ⅳ晶型利奈唑胺也能稳定存在,尤其常温下容易保存,不易发生转晶,经过XRD检测,该晶型的X-射线粉末衍射的特征衍射谱线为(2θ/°):7.04,7.33,9.34,13.50,14.70,18.00,21.01,22.10,25.40。
美国专利US5688792,US5837870公开了利奈唑胺的合成方法,还有许多其他涉及该化合物合成的公开文献,如华西药学杂志(W C J.PS)2007,22(2)179-181),医药化学杂志(J.Med,Chem)39(3),673-679(1996),四面体通讯(Tetrahedron Lett).40(26,4855(1999),PCT/US98/20934,WO99/24393也都先后公开了利奈唑胺的合成方法。
在上述公开文献的合成方法中,涉及到该化合物精制的方法大都使用了包括用乙酸乙酯,石油醚,正己烷,丙酮,乙腈,异辛烷等单一溶剂或混合体系,由于异辛烷之类的非常用溶剂价格昂贵,成本较高,醚类的低沸点溶剂易燃易爆,乙腈,甲醇之类的溶剂毒性较大,乙酸乙酯对该化合物的溶解性不好,使用量较大,因此并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US7714128B2中采用异丙醇的单一溶剂(10mg/200mL)并在80℃搅拌溶解,再降温至0℃并搅拌90min,得到Ⅲ型。同时也可采用异丙醇的单一溶剂(10mg/200mL)在80℃搅拌溶解,再降温至0℃后,加入Ⅲ型晶种,0℃保温析晶,得到Ⅲ型。参照该方法将晶种换成Ⅳ型并不能制备出Ⅳ晶型的利奈唑胺,可见溶解温度、物料比、晶种等因素对晶型的制备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CN102070548中采用正丙醇加热90℃溶解,80℃蒸出溶剂析晶,降温10℃,将蒸发出的正丙醇再倒回,冷却到20℃,过滤,滤饼用质量为90g的正庚烷洗涤,在40℃,-0.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到Ⅰ型。该制备方法复杂,使用溶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