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美国白蛾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1163.8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詹国辉;陈景云;郑斯竹;高渊;陈云芳;邓海娟;赵毓郎;葛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美国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美国白蛾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美国白蛾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又名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Lepidortera)、灯蛾科(Arctiidae)、灯蛾亚科(Arctiinae),是世界著名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原产于北美洲,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区,1940年传入欧洲,1945年传入日本,1958年传入韩国,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目前,国内公布的疫区有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陕西、江苏等省市。国务院办公厅曾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大力加强美国白蛾查防治理工作。2007年美国白蛾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在美国,美国白蛾有2个种,分别是黑头种和红头种,而我国主要分布的是黑头型。由于该虫繁殖力强大,传播途径广泛,寄主种类繁多,食性庞杂,食量巨大,生态适应性强,危害程度严重,是我国农、林、果、蔬业的重要害虫。据赵铁珍等人于2004年研究评估全国美国白蛾疫区的非经济损失(环境功能损失、景观美学损失、生产生活损失、心理影响损失、生态系内部失衡损失、区域声誉损失)合计为140.35亿元。所以说,准确的种类鉴定是防止美国白蛾侵入非疫区,保护非疫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美国白蛾成幼虫与灯蛾科其他种类在形态上极难区分,尤其是口岸检疫时截获美国白蛾的卵或不完整的虫体,利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更难做出快速准确的鉴定。因此需要开发出精准的美国白蛾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美国白蛾的试剂盒,使其具有准确稳定、操作方便、特异性强等特点,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检测美国白蛾的试剂盒,至少包括1次用量以上的特异性引物COI01 /02或SpmR01/02试剂;所述的特异性引物COI01 /02与SpmR01/02序列如下:
COI01序列:5'-CAGGAACTGGATGAACA-3',
COI02序列:5'-CCTACTGCTCATACGAA-3',
SpmR01序列:5'-ACGCTGTTGTCCGTATTT-3',
SpmR02序列:5'-CTGATTTCTTCGGTGTTG-3'。
所述的快速检测美国白蛾的试剂盒,由1次用量以上的下列试剂组成:
Taq buffer,MgCl2,dNTP mix,Taq DNA 聚合酶,特异性引物COI01 /02或SpmR01/02,ddH2O。
所述的快速检测美国白蛾的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DNA的制备:采用GenMagBio 动物细胞组织/细胞基因组DNA 磁珠提取试剂盒提取待检测样品和美国白蛾标准对照样的DNA;
2)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
50μL反应体系组成:5μL 10×Taq buffer、2 mmol/L MgCl2、200 μmol/L dNTP mix、2U Taq DNA 聚合酶、3μL DNA模板、特异性引物COI01 /02和/或SpmR01/02各1 μmol/L,ddH2O补齐;
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 min;94℃变性1 min、52℃复性30 s,72℃延伸30 s,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5 min;4℃保存;
3)PCR结果判定
混合8 μLPCR产物与2 μL 6×Glycerol DNA loading Buffer上样,以DNA Marker DL100为分子量标记,室温下恒压120 V,用3 %琼脂糖凝胶电泳45 min,0.5% μmol/L的EB染色,凝胶成像系统检测样品,拍照;照片显示美国白蛾标准对照样有清晰的扩增条带,待检测样品也具有相同条带即为美国白蛾,否则不是美国白蛾。
步骤1)中,DNA提取的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中心,未经苏州市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