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脂酶C及其产生菌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2007.3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9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美凤;徐正军;许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16;C11B3/00;A23L33/17;A23K20/189;A61K38/46;C12R1/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脂酶 及其 产生 菌株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表达磷脂酶C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7506。利用本发明所提供菌株和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磷脂酶C可以用于油脂精炼,脱胶效果良好,可以广泛应用于油脂精炼、添加剂、医药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酶脱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磷脂酶C及其产生菌株。
背景技术
磷脂酶(Phospholipase,PL)是生物体内存在的能水解甘油磷脂的酶,水解产物为各种磷脂酸和氨基醇,如胆胺、胆碱、丝氨酸、乙醇胺等。根据磷脂酶水解甘油磷脂的位点不同,可将磷脂酶分为磷脂酶A(Phospholipase A,PLA)、磷脂酶B(Phospholipase B,PLB)、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和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如图1所示。
磷脂酶可广泛应用于油脂精练、磷脂改性、饲料改良剂、食品工业和医药等方面。脱胶是植物油精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油的品质至关重要,脱胶主要是脱除磷脂,脱胶若不彻底,会影响油品的深加工和油品的稳定性,减低油品货架期。酶法脱胶可以克服传统脱胶方法脱胶脱除率低,同时中性油损失高等的问题。而在酶法脱胶工艺中,现有文献多报道磷脂酶PLA用于植物油脱胶。磷脂酶PLA(包括PLA1和PLA2),脱胶后可产生极性溶血磷脂和极性脂肪酸,PLA脱胶工艺仅仅损失油中总的磷脂分子,来减少精炼损耗。而磷脂酶PLC酶通过选择性水解磷酸酯官能团与磷脂反应,生成甘油二酯(DAG)和磷脂酸基团,甘油二酯不需要被除去,所以PLC脱胶工艺通过保留原始的磷脂分子而仅去除磷酸酯官能团来减少精炼损耗,不存在PLA脱胶工艺中产生的能提高脱胶油酸价的极性脂肪酸的问题,PLC用于脱胶优势明显好于PLA。
磷脂酶C(PLC)可来源于动物和微生物。文献报道磷脂酶C细菌来源的有:粘质沙雷氏菌武汉株(Serratia marcescens wuhan strain)、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um perfringens)、诺氏梭状芽孢杆菌(Closrtidium novyi)、双酶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ifermantans)、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磷脂酶C霉菌来源的有: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e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自佐氏曲霉菌(Aspergillus saitoi)。磷脂酶C酵母来源的有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JP50-1017183报道斯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chuylkilliensis)可以产磷脂酶C。JP49-55893报道来源于streptomyceshachijyoensis的磷脂酶C。
磷脂酶C的芽孢杆菌来源相关报道中,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来源的PLC的相关文献和专利报道的比较多,并未有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磷脂酶C的相关报道。US6284517公开了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有磷脂酶C活性。JP55034039报道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可以产磷脂酶C。US3909360报道蜡样芽孢杆菌产磷脂酶A和磷脂酶C。
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引起水源和食物等污染的常见菌,蜡样芽孢杆菌可厌氧生长、有运动性、该菌呈长杆状,宽度大于1微米。而有报道的真菌烟曲霉和黄曲霉来源的磷脂酶C,烟曲霉和黄曲霉也是公认的致病菌,无法在食品工业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