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的迈克尔逊型的干涉显微套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4091.2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谢佳丽;高志山;朱日宏;李闽珏;牟天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迈克 尔逊型 干涉 显微 套筒 装置 | ||
1.一种可调节的迈克尔逊型的干涉显微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组件[26]、连接件[14]和俯仰倾斜二维调整架[25],连接件[14]为中空圆柱体,两端内径相等,外径不同,在外径较小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在套筒组件[26]的侧壁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俯仰倾斜二维调整架[2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迈克尔逊型的干涉显微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组件[26]包括套筒[6]、第一压圈[7]、分光镜[8],套筒[6]两端外径均不同,外径小的一端带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显微镜物镜转换器连接,外径大的一端带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显微物镜连接,在外径小的一端设有第一深孔[2],在第一深孔[2]下方设置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正方形深孔[3],在正方形深孔[3]下方设置第二深孔[4],第二深孔[4]下方设置第三深孔[5],第三深孔[5]带有内螺纹与显微物镜连接,套筒[6]侧壁设置第四深孔[9],通过第四深孔[9]与连接件[14]连接,在第四深孔[9]另一端设置纵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五深孔[10],第五深孔[10]另一端与正方形深孔[3]连通,第一压圈[7]通过螺纹将分光镜[8]固定在套筒[6]的正方形深孔[3]中,第五深孔[10] 的中心轴与第四深孔[9]的中心轴重合且经过分光镜[8]的几何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的迈克尔逊型的干涉显微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光镜[8]为边长为a0的正方体,显微物镜的长度为l0,工作距为ld,通光孔径为D0,套筒[6]外径小的一端外径的半径为r0,高度为d0,第一深孔[2]半径为r1,深度为d1,2 r1> a0,正方形深孔[3]横截面的边长为a1,深度为d2,d2< a1=a0,第二深孔[4]半径为r3,深度为d3,D0<2r3=a1,第三深孔[5]半径为r4,深度为d4,r0= r4,第一深孔[2]、正方形深孔[3]、第二深孔[4]和第三深孔[5]的几何中心同轴,第四深孔[9]半径为r5,深度为d5,第五深孔[10]的纵截面边长为a2,深度为d6,D0< a2<2r5,第一压圈[7]的内圈半径为r7,厚度为d7, r7> a0,d7< d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调节的迈克尔逊型的干涉显微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4]的内径为r11,2r11> D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迈克尔逊型的干涉显微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俯仰倾斜二维调整架[25],包括第一调节件[24]、第二调节件[17]、拉簧[18]、固定球[1]、微调螺纹副[23]、参考镜[22]和第二压圈[21],第一调节件[24]沿光路方向设置通孔,通孔两端内径不同,内壁设有螺纹,第二压圈[21] 通过螺纹将参考镜[22]固定在通孔内径较小的一侧;在第一调节件[24]较大内径的面上沿对角线布置两个微调螺纹副[23],两个微调螺纹副[23]穿过第一调节件[24]设置在第二调节件[17]的对角线上,第一调节件[24]和第二调节件[17]之间的另一条对角线上设置固定球[1],通过固定球[1]固定,在固定球[1]和微调螺纹副[23]之间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拉簧[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40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