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8530.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殷维正;卢殿宣;赵林炳;韩国杰;黄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6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制造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模具和注塑工艺背景下,注塑件成型过程中,由于过厚的壁厚会造成注塑件缩水,壁厚越厚,注塑件缩水越是严重,在保证透明塑件外观需求情况下,无法实现对壁厚较厚的透明塑件进行注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塑件制造方法,旨在实现超壁厚透明塑件的注塑。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塑件制造方法,所述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注塑形成预置厚度的基座;
以所述基座为基础,在所述基座上依次注塑形成若干基体,以形成所述透明塑件。
优选地,所述基体包括与所述基座配合形成所述透明塑件外形的第一基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基体内的第二基体;
所述以基座为基础,在所述基座上依次注塑形成若干基体,以形成所述透明塑件的步骤具体为:
当所述第二基体通过注塑形成于所述基座上后,将所述第一基体通过注塑形成于所述第二基体上,并使得所述第一基体和基座配合包裹所述第二基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各第二基体的高度均在预置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当第二基体通过注塑形成于所述基座上后,将所述第一基体通过注塑形成于所述第二基体上,并使得所述第一基体和基座配合包裹所述第二基体的步骤具体包括:
以所述基座为基础,将各第二基体依次注塑于所述基座上,形成基座和第二基体的整合体;
以所述基座和第二基体的整合体为基础,将所述第一基体注塑于所述基座和第二基体的整合体上,并使得所述第一基体和基座配合包裹所述第二基体,形成所述透明塑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的透明塑件制造系统,所述透明塑件制造系统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上设有转盘和用于控制所述转盘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转盘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后模设有第二凹槽和若干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形成用于注塑所述基座的第一模型空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配合形成用于在所述基座上依次注塑形成若干基体的第二模型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和各第三凹槽均匀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等于第二凹槽与各第三凹槽的数量之和,且所述第二凹槽和各第三凹槽分别对应一第一凹槽设置。
优选地,所述透明注塑件制作工艺具体包括:
控制前模和后模合模,由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第一模型空腔,控制与第二凹槽连通的点胶管进胶,待冷却开模后形成上述基座;
控制所述转盘旋转预置角度后合模,由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形成第二模型空腔,且使得上一工序制成的基座位于第二模型空腔内,此时控制对应的点胶管进胶,从而在基座上制成一基体,从而形成基体与基座的整合体;
依次控制第一凹槽与对应的第三凹槽合模注胶,将各基体依次与基座整合,从而形成透明塑件。
优选地,在所述依次控制第一凹槽与对应的第三凹槽合模注胶,将各基体依次与基座整合,从而形成透明塑件的制作工艺后还包括:
将形成所述透明塑件对应的第一凹槽顶出所述转盘设置。
本发明通过将透明塑件分割成基座和若干基体,并在基于前一部分注塑成形后的产品基础上进行下一部分的注塑,因此可有效控制每一次注塑的厚度,从而防止透明塑件过厚无法注塑的问题,实现了超壁厚透明塑件的注塑。此外由于注塑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透明塑件下一部分注塑时,注塑的胶体可与上一部分的表面很好的融合,从而可有效消除表面的熔接痕迹,以满足透明塑件整体的外观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透明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一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二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三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四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五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六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