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复杂管棒类塑件的水辅助(共)注塑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4167.X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匡唐清;付伟;余春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复杂 管棒类塑件 辅助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水辅助注塑工艺或水辅助共注塑工艺的注塑模具,主要用来注塑生产复杂管件或中空棒类制件。
背景技术
采用挤出成型可生产截面恒定的直管,多层共挤成型方法可得到具有多层包覆结构的等截面的直管。采用注塑可生产简单的管接头。对具有拐弯或变截面特征的复杂管件、多层包覆结构的复杂管件或中空制件则采用常规挤出或注塑无法生产,需采用水辅助注塑工艺或水辅助共注塑工艺来实现。
在水辅助(共)注塑(下文简称为“水辅助(共)注塑”)装备中,注塑模具是必不可少的,国内外企业与高校涉及专门针对水辅助(共)注塑工艺的模具设计很少见,技术尚不成熟。随着水辅助(共)注塑成型工艺研究的日益成熟,水辅助(共)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变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水辅助(共)注塑用模具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注塑模具进行一些简单的修改,功能简单,对水辅助(共)注塑工艺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水辅助(共)注塑模具上,水针安装位置的选择很重要,现有模具设计并没有对水针安装位置的选择做出要求。在注水过程中采用普通溢流槽起不到一种保压的作用,且易造成明显的二次穿透现象。在水辅助(共)注塑成型工艺中,模具各部位的重要性与普通模具不同,其镶块形式也不同。现有水辅模具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注水时流道防倒流措施,对溢流法和短射法也未提出相应的转换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水辅助(共)注塑模具存在的问题及满足水辅助(共)注塑成型的实际使用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辅助(共)注塑模具,针对水辅助(共)注塑成型过程特点,在模具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选择模具分模面近地侧安装水针,避免水泄漏造成模具损坏;且水注入区较大,通过较小浇口削弱高压水注入时紊流带来的波动影响;流道、浇口、型腔、溢料腔设计成镶块组合的形式,将关键部分设计成独立的镶块,便于更换,节约加工成本;普通溢流槽无保压作用,溢流采用主、副溢料腔的结构形式,主、副溢料腔间用小孔连接,增大溢料阻力,保证型腔内塑料的密实;流道设置封针,防止注水时造成流道熔融塑料及水倒流入料筒,与薄片式防倒流结构相比该结构不改变流道的形状及大小,不影响水辅共注塑时多种塑料顺序注射的实现。溢流槽与型腔间设置封针,可实现溢流法注射和短射法注射的切换,可节省材料或简化工艺控制。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选择了相对理想的水针安装位置,避免了可能的水泄漏带来的危害;设置了较大的水注入区,保证了注水的平稳;
(2)提出了镶块的划分、结构形式,突出模具重点部分,节约生产成本;
(3)选择了一种具有水辅助(共)注塑工艺针对性的溢流槽,以及提出了在水辅助(共)注塑工艺下实现溢流法、短射法切换的结构;
(4)提出了在水辅助(共)注塑过程中防止注水时流道塑料及水倒流入料筒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水辅助(共)注塑模具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浇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溢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溢流法水辅助(共)注塑工作原理图;
图5是短射法水辅助(共)注塑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辅助(共)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体(1)、定模体(2)、动模浇口镶件(3)、定模浇口镶件(4)、流道封针(5)、浇口套(6)、动模型腔镶件(7)、定模型腔镶件(8)、定模溢料腔镶件(9)、溢流道封针(10)、动模溢料腔镶件(11)和水针(12)。水针(12)的安装位置选择在动模分模面近地侧,避免水泄漏造成的模具损坏,且注水口对准浇口即管件轴向,避免从型腔侧边进水时水流的急转向导致前段穿透偏心及穿透截面不稳的问题。将流道与型腔(7、8)、浇口(3、4)、溢流槽(10、11)设计成镶块组合的形式,优化结构,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将对注塑效果影响较大的浇口部位(1)单独设计成一个镶块,便于不同浇口直径的更换。流道设置封针(2),注射塑料熔体时封针保持开启状态;注水时封针顶出,将流道封住,以防止注水时水压作用造成流道熔融塑料倒流甚至水流入料筒。水注入区较大,与浇口锥形连接,高压注入的水的紊流波动被削弱后才进入型腔,保证了型腔中水流穿透的平稳。
如图3所示,溢流由主溢料腔(2),副溢料腔(4)以及它们的连接孔(3)组成,连接孔(3)可增加溢流阻力,保证型腔内塑料的密实。在溢料腔与型腔间的溢流道上设计封针(1),封针顶出封住溢流道,则可实现欠料注射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