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4587.8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均石;霍振杰;马芳武;汤小生;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1/04;B62D6/00;B62D113/00;B62D1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范晓斌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同的国家,驾驶座的设置是不同的,驾驶座的位置分为左舵(此时方向盘在驾驶舱前排左侧)和右舵(此时方向盘在驾驶舱前排右侧)。
英联邦国家的车辆一般是方向盘在右侧。这是因为其交通规则是靠左行驶,左转优先,为了开车视野好、会车时看的清楚,驾驶员需要坐在右边。香港、日本也沿袭了这个规定。
反之,中国及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车辆是方向盘在左侧。这是因为其交通规则是靠右行驶,所以驾驶员坐在左边方便看清会车时的车况。另外,在中国比较习惯用右手变换档位,所以用左舵车。
方向盘的位置对操作性能并无影响,驾驶员可以在一段时间习惯。但是,右侧方向盘的车辆在车辆右行的国家行驶就会很不方便:驾驶员的视线会非常差,左侧盲区非常大,在没有分道行驶的路面会车时很危险;同理,左侧方向盘的车辆在车辆左行的国家也很不方便。
从汽车生产厂家的角度讲,单舵车的设计难以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汽车前排设置两套方向盘转向装置或者同时开发左右舵需要的研发成本较高,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在汽车出厂前将左右舵车的方向盘进行位置调整也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灵活地转换左右舵、降低同时开发左右舵车辆的成本的汽车转向装置,以灵活转换左右舵、降低成本。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装置,包括:
转向舵,其包括方向盘和与所述方向盘相连的转向轴;
方向盘移位装置,其包括移位杆和固位装置,其中所述移位杆固定于车架,自驾驶舱左前座的左前侧横向延伸至驾驶舱右前座的右前侧,所述固位装置固定地或可沿所述移位杆地移位锁止地安装在所述移位杆上,所述转向舵的转向轴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位装置;
转矩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其中所述转矩传感器被设置成检测作用于所述方向盘上的转矩,以发出方向盘转矩信号;所述转角传感器被设置成检测所述方向盘的转角,以发出方向盘转角信号;
控制单元,其接收所述方向盘转矩信号和所述方向盘转角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形成转向控制代码;
转向执行装置,其从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转向控制代码,控制车轮转向。
可选地,所述固位装置的数量为仅仅一个,其可沿所述移位杆移动并且锁定就位,以将所述转向舵定位在驾驶舱左前座或右前座的前方。
可选地,所述固位装置的数量为仅仅两个,皆固定在所述移位杆上,以将所述转向舵选择性地定位在驾驶舱左前座或右前座的前方。
可选地,所述转向轴远离所述方向盘的一端具有中央内孔,一同轴实心杆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央内孔中,所述同轴实心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固位装置的安装孔中,从而使得所述转向舵的转向轴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位装置。
可选地,所述固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位杆上时,所述固位装置被定位成使其轴向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的俯仰角度使得安装于所述固位装置的所述转向舵的方向盘处于驾驶舱左前座或右前座的前方。
可选地,所述移位杆处于汽车驾驶仪表板本体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转向执行装置包括: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其机械地连接到车轮,以控制车轮转向;
电机,其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转向控制代码控制所述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方向盘和所述转向轴通过花键或销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在本发明中,通过固位装置将转向轴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地安装于移位杆,所述固位装置最终与移位杆固定连接。
这种设计能够快速且灵活地转换汽车的左右舵,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需求,且结构简单,能降低成本。
这种设计也可以使得汽车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对要销售到不同国家的汽车不必进行很繁琐的拆装、切换左右舵的步骤,只需要很简单地调整转向舵位置并对转向舵在调整后的位置进行固定就可以。
2)在本发明中,所述固位装置的数量可以为仅仅一个,并可沿所述移位杆移动并且锁定就位。这种设计可以使得自由选择方向盘在左侧或右侧的位置,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对位置进行微调,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车辆的减震型助力转向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换向折叠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