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4794.3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晶;柴雨柱;朱谧;王珺;徐丹;杨治旻;田舟山;龚彦春;吕伏生;袁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5/078 | 分类号: | C07K5/078;C07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硼替佐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吡嗪-2-甲酸用溶剂溶解后,加入缩合剂,降温至0~5℃,滴加L-苯丙氨酸和缚酸剂的混合液,反应2~5小时,得到N-(吡嗪-2-甲酰)-L-苯丙氨酸;
(2)将N-(吡嗪-2-甲酰)-L-苯丙氨酸用溶剂溶解后,加入缩合剂,降温至-10~0℃,分别滴加(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盐酸盐和缚酸剂,反应3-8小时,得到硼替佐米;
反应方程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和步骤(2)中的缩合剂分别独立地选自2-(7-偶氮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O-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四氟硼酸酯、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羟基-苯并-三氮唑或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和(2)中的缚酸剂分别独立的选自:三乙胺、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吗啉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和(2)中的溶剂分别独立的选自: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氯仿、正己烷、环己烷、苯或甲苯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的L-苯丙氨酸、吡嗪-2-甲酸、缩合剂及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1.2:1~1.2:1~2,步骤(2)中的(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盐酸盐、N-(吡嗪-2-甲酰)-L-苯丙氨酸、缩合剂及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1.2:1~1.2: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为:以(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频那醇酯盐酸盐为原料,与2-甲基丙烷硼酸反应,得到(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经盐酸酸化后得到(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盐酸盐,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其中,(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频那醇酯盐酸盐与2-甲基丙烷硼酸的摩尔比为1:2~3,反应温度为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i):以3-甲基丁醛和叔丁基亚磺酰胺为原料,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制备得到N-(叔丁基亚磺酰基)-3-甲基-1-丁基亚胺;
步骤(ii):以N-(叔丁基亚磺酰基)-3-甲基-1-丁基亚胺及双[(-)蒎烷二醇]二硼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1R)-(S)-蒎烷二醇-1-(叔丁基亚磺酰胺基)-3-甲基丁烷-1-硼酸酯;
步骤(iii):将(1R)-(S)-蒎烷二醇-1-(叔丁基亚磺酰胺基)-3-甲基丁烷-1-硼酸酯与2-甲基丙烷硼酸反应,得到(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经盐酸酸化后得到(R)-1-氨基-3-甲基丁烷-1-硼酸盐酸盐;
其反应方程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中所用的缩合剂为钛酸四丁酯、碳酸铯、钛酸四异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步骤(ii)中所用的催化剂为氯化亚铜、醋酸铜、1,3-二环己基咪唑叉叔丁醇铜中的任意一种,其中,1,3-二环己基咪唑叉叔丁醇铜的结构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中的3-甲基丁醛和叔丁基亚磺酰胺及缩合剂的摩尔比为1:1~1.2:0.1~0.3,步骤(ii)中的N-(叔丁基亚磺酰基)-3-甲基-1-丁基亚胺和双[(-)蒎烷二醇]二硼酯及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5:0.1~0.3,步骤(iii)中(1R)-(S)-蒎烷二醇-1-(叔丁基亚磺酰胺基)-3-甲基丁烷-1-硼酸酯与2-甲基丙烷硼酸的摩尔比为1:2~3,反应温度为0~5℃。
10.一种用于制备硼替佐米的中间体,其具有如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7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