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线路终端制作方法、光线路终端、无源光网络局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7269.7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1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明;李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4B10/25;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610209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终端 制作方法 无源 网络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光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线路终端的制作方法、利用该制作方法制作的光线路终端,以及一种包括该光线路终端的无源光网络局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PON(无源光网络)的技术应用中,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设备是重要的局端设备,其主要功能为与前端(汇聚层)交换机用网线相连,将从前端交换机接收到的网络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单根光纤与用户端的光分路器互联,实现对ONU(Optical Network Units,用户端光网络单元)的控制、管理和测距等。具体的,如图1所示,现有的PON系统结构由光线路终端(OLT)01、包含无源光器件的光分路器02和用户端光网络单元(ONU)03三部分,在下行方向,IP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位于OLT01,采用光波的方式,通过光分路器02中的1:N无源光分路器分配到ONU03;在上行方向,来自各个ONU03的多种业务信息互不干扰的通过光分路器02中的1:N无源光分路器耦合到同一光纤,最终送到OLT01。但是,现有技术中光线路终端(OLT)的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线路终端的制作方法、利用该方法制作的光线路终端以及包括该光电路终端的无源光网络局端设备,以降低所述光线路终端以及包括该光线路终端的无源光网络局端设备的尺寸。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线路终端的制作方法,包括:
根据光线路终端的物理版图,在封装基板上形成多个并列设置的V型槽和多个电路焊盘;
在所述封装基板上设置单纤双向阵列收发光电组件,所述单纤双向阵列收发光电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单纤双向收发光电组件,且所述单纤双向收发光电组件与所述V型槽一一对应;
对所述单纤双向阵列收发光电组件进行封装。
优选的,在所述封装基板上设置单纤双向阵列收发光电组件,所述单纤双向阵列收发光电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单纤双向收发光电组件,且所述单纤双向收发光电组件与所述V型槽一一对应包括:
在每个V型槽内固定透镜;
在所述封装基板上贴装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背离所述封装基板,并将所述光电探测器与和其相对应的电路焊盘电连接;
在所述封装基板上贴装激光器,并将所述激光器与和其对应的电路焊盘电连接;
调整所述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使所述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和透镜三者之间光学耦合;
在所述V型槽内固定光纤,且所述光纤与所述透镜远离所述激光器的一端相连;
在所述光电探测器的正上方安装滤波片,所述滤波片所在平面与封装基板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为45°;
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激光器、透镜与所述光纤一一对应,且位于垂直于所述封装基板的同一竖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滤波片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光电探测器共用同一滤波片。
优选的,所述滤波片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封装基板上。
优选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封装基板上的跨阻放大器,所述跨阻放大器设置在所述封装基板安装光电探测器的一侧表面,或设置在所述封装基板背离光电探测器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激光器仅包括激光器芯片,所述光电探测器仅包括光电探测器芯片。
优选的,所述封装基板为覆铜板层压板、硅基板、陶瓷基板、玻璃基板或低膨胀率金属基板。
一种光线路终端,所述光线路终端利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一种无源光网络局端设备,所述无源光网络局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上述光线路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在所述封装基板上设置单纤双向阵列收发光电组件,所述单纤双向阵列收发光电组件包括多个单纤双向收发光电组件,并对所述单纤双向阵列收发光电组件进行封装,即对多个单纤双向收发光电组件进行集体封装,而无需再对多个单纤双向收发光电组件进行单独封装,从而减小了所述光线路终端的尺寸,进而在不增加局端设备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无源光网络中局端设备的空间,实现了高密度光端口设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7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