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及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3936.2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伟;魏洪伟;鲍春来;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F01L1/24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可变 气门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门控制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汽油发动机凸轮轴的凸轮型线是固定的,这就造成发动机的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变的,但对于发动机来说不同工况下所需要的最佳进气量是不一样的,气门升程的固定不变不可能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得到良好的响应,其结果是发动机既得不到最佳的高速效率,也得不到最佳的低速扭矩,因此实现发动机气门升程的连续可调性对改善发动机运转有很大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能够实现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的方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900003B公开了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内燃机配气机构及其控制方法,该配气机构包括由凸轮轴带动的凸轮,由凸轮带动的摇臂,由摇臂控制的气门及带动气门回位的气门弹簧,摇臂的一端与凸轮抵靠并相切,另一端与气门的顶端活动连接,摇臂上方设置有一个利用步进电机带动的转轴,转轴通过滚轮支架安装有一个滚子,摇臂的顶面为与所述滚子的运动轨迹相符的弧面,滚子与弧面紧密接触。此发明通过连续改变气门及凸轮与滚子的距离,从而连续改变气门的升程,但上述机构滚子与摇臂弧面间存在发生相对滑动的可能,且随着机构使用磨损,发生相对滑动的可能性迅速变大,会导致机构的控制精度降低、甚至失效,同时此机构为刚性连接,不能消除气门间隙带来噪音的影响。而其他一些可变气门升程的技术方案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以及在发动机狭小的空间内不便布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其可实现连续改变气门升程且结构稳定,同时能够防止噪音产生,其结构简单,可便于在发动机上的布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包括由凸轮轴带动转动的凸轮驱动的摇臂,以及与凸轮位于摇臂同一侧的、与摇臂相连的气门,还包括:
驱动凸轮,由转动轴带动旋转的设置在与气门相对的摇臂另一侧;
传动件,其一端铰接于气门与凸轮之间的摇臂上,另一端与驱动凸轮接触配合,并在驱动凸轮的转动驱动下,所述的传动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直线运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传动件为液压挺柱。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液压挺柱的非连接于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驱动凸轮滚动配合的滚轮。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的摇臂为具有两个驱动臂及与两个驱动臂固连的直臂构成的Y型结构,所述的凸轮与直臂接触配合,在两个驱动臂上均连接有气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所述直臂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摇臂滚轮,所述的凸轮与摇臂滚轮滚动配合。
本发明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包括安装在发动机缸盖上的安装座,还包括适配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具有上述的结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的安装座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之间设有使所述传动件与驱动凸轮始终接触的弹性机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弹性机构为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轴上的驱动凸轮驱动液压挺柱上下行程的连续改变,使得摇臂摆动时的摆动中心发生连续的上下运动,从而可连续改变气门升程,由于传动件与摇臂之间铰接,二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的滑动,使摇臂控制的气门升程的调整变化更加稳定;传动件采用液压挺柱,可有效消除气门间隙的影响;此外,增加弹簧,可在发动机油压建立初期,保证滚轮与驱动凸轮的有效接触,防止出现噪音的可能,本发明的机构与安装座适配,结构简单、稳定,可方便在发动机上的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摇臂的正视图;
图3为摇臂的俯视图;
图4为液压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动轴及驱动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弹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车节油方法及其节能机动车
- 下一篇:一种大口径手掘式顶管掘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