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果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88013.6 申请日: 2013-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3462110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张志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36 分类号: A23L1/36;A23L1/221;A23L1/226;A23L1/2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3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银杏 休闲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杏果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俗称白果,具有很好的药用及食用价值,白果可食部分为种仁,种仁胚乳肉质,口腻甜略苦。白果种子鲜嫩,生食熟食均可,生食味清香,肉脆,生食量多易中毒,因此一般除药用生食外大多以熟食作为烹饪食品或休闲食品食用。白果种仁作为菜肴佐料在国内、国际均为有名,多与猪、羊、牛肉及禽蛋类相配,采用炒、蒸、煨、炖、焖、烩、烧、熘等多种烹饪方法制成美味佳肴。由于银杏具有很好的滋养功效和保健作用,近年不断有不同生产方法制成的休闲食品供应市场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如中国专利(CN 102138681A)公开了一种冻干银杏果的制备方法,其制作方法为:先将去掉外种皮的银杏进行烫洗、去掉内种皮,经脱苦、硬化和二次糖煮、糖渍加工处理,经真空冷冻干燥达至含水率3%以下,产品含糖量达9-15%,最后采用除氧包装,得冻干银杏果产品,该方法虽给人们提供了适宜在休闲、旅行时携带、食用方便的有益食品,但其制作工艺烦杂,冷冻耗能较多,生产成本高,造成产品价格较贵,不适宜大众性消费;中国专利(CN 102488260A)还公开了一种酥香脆银杏果仁的制备方法,该发明的突出特点是能给人们提供多样不同口味的产品,其制备工艺是先将银杏果仁冷冻,使之冻透后,再采用真空低温油浴脱水,油浴后经脱油处理后立即撒上调味料,搅拌均匀,用铝箔袋真空充氮热合密封,得产品,然而,油炸后再撒上调味料,仅附于果仁表面,达不到果仁内的调味作用,而且随着产品包装的移动,撒落的调味料粉给人一种不卫生的感觉,给食用带来不便。其制备过程是将银杏果先冷冻再经油浴脱水,生产耗时长,费功,耗能高,生产费用大,特别是油浴过程形成最终的油炸食品,缺乏果仁的自然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制作方法简单,口味多样化、美味可口的休闲即食型银杏果产品,以满足更多的不同口味需求的人们选用,使其在闲暇之余,享受美味银杏果的同时,得到银杏果的有益保健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果休闲食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银杏果休闲食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陈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银杏果休闲食品,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首先将去外壳的银杏果仁置入65-70℃热水中浸泡20min后,在边轻搓边用流动清水漂洗,去掉内种皮,捞入不锈钢筛中沥干表面水分;浸没于温度50℃、浓度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的食盐、2%的酒石酸和0.25%的甘草苷余量为水至100%的混合热溶液中,浸泡36h后,捞出,沥尽溶液,再换清水浸泡3天,其间每隔10h换水1次,进行脱苦处理,然后,将银杏果仁捞入不锈钢筛内,沥干水分;用蒸锅常压蒸35min后,移出自然冷却,蒸熟后的银杏果仁与调味汁按重量比为1:1混合均匀,置入不锈钢罐中,密封,于0℃-5℃环境浸渍30天,其间每隔5天倒料拌匀1次,最后取出,用浓度为60%(VOL)的优质白酒洗去银杏果仁表面调味汁液,沥干余酒,摊放于阴凉通风处用电风扇给风,使其自然干化,其间每隔30分钟翻动物料1次,使其干化均匀,使其含水量在45%-55%时得半成品,将半成品再经烘干使产品含水量在6-9%,采用透气性差和机械强度高的聚乙烯包装袋进行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即制得成品。

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银杏果休闲食品,根据采用不同的调味剂,制备具有不同风味的产品。

所述的调味汁,是由以下方法制得:

取天然调味剂100g粉,用纯净水煮提3次,分别是10倍、5倍、3倍水和1.5h、1h、0.5h加热煮提,合并煮提液用600目滤布过滤后,用文火将煮提液熬汁,浓缩定容至1000克,制得调味汁备用。

上述调味汁中的天然调味剂包括花椒、胡椒、辣椒、八角、姜、葱、洋葱、桂皮、肉蔻、丁香、小茴香、孜然、草果、橘皮、当归、陈皮、绿茶、红茶、乌龙茶、桑叶、石榴叶、淡竹叶、菊苣叶、紫苏叶、枸杞叶、银杏叶、花椒叶、胡椒叶、小茴香叶、孜然叶、荷叶、薄荷叶、牛至叶和辛香料物质如五香粉、咖哩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及以上任意组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