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4750.7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3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卿;顾跃明;许惠良;俞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7/00 | 分类号: | A41B17/00;D06M16/00;D06M101/06;D06M101/10;D06C11/00;D06B15/09;D06B15/06;D04B1/24;D04B1/0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内衣 面料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由双面纬编织物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纬编织物包括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该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中至少之一表面具有短绒毛。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用本白纱线编织包括外表面线圈(1)和内侧面线圈(3)的双面纬编织物;
步骤二:采用生物酶对织物进行处理;
步骤三:采用毛刷对经过生物酶处理过的织物表面进行刷毛;
步骤四:采用冷和热、干和湿的气流结合上下向、前后向的双轴向的振动来烘燥针织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生物酶为由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1:1~1:2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酶,采用的加工工艺为复合酶1~2%(o.w.f),温度控制在50~55℃,PH值=6~7,处理时间60~90分钟,结束后升温到80℃灭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天然纤维纱线编织双面纬编织物,该天然纤维纱线为长绒棉和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纱(5),长绒棉纤维(6)的混纺比为65~90%,长绒棉纤维(6)长度为35~39mm,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7)的混纺比为10~35%,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7)长度为41~46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7)的单纤细度为0.8~1.0D。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7)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的异形纤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横截面的形状呈扁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采用高聚合物纤维毛刷在织物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面,沿顺编织方向或者逆编织方向有选择地进行一次或多次刷绒。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四中织物(9)在上下和前后双向振动的不锈钢丝网导带(15)带动下运行,先进入湿热振荡烘燥区(11),经受上下双向间隔分布的喷气头(10)喷射的蒸汽和热风的混合气体的喷射,呈波浪式前进,然后进入干热振荡烘燥区(12),经受上下双向间隔分布的喷气头(10)喷射的热风的喷射,呈波浪式前进,最后进入出布区(13),受冷风的作用后出布。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还设有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得的面料采用生物酶进行整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7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高跟鞋
- 下一篇:电子发声闪光驱犬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