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4750.7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3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卿;顾跃明;许惠良;俞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7/00 | 分类号: | A41B17/00;D06M16/00;D06M101/06;D06M101/10;D06C11/00;D06B15/09;D06B15/06;D04B1/24;D04B1/0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内衣 面料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及其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穿着健康卫生。同时,工业化发展要求低碳节能。于是,一种符合生态平衡的纺织品成为追求的目标。目前所说的生态纺织品是指:1)原料及加工对周围环境无害;2)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3)产品废弃后也符合环保技术要求。
现有技术的产品是本白棉毛衫裤产品。通过不进行染色等化学处理,消除了染化物废水的排放,也没有染化物中有害物质在衣服上的残留。通过采用天然纤维,不仅亲肤,而且废弃后可降解。
但是,现有技术的产品采用的是本白棉针织物,由于未经染色等化学处理,原棉纤维的一些杂质存在,影响内衣的柔软性。而且现有技术是多年前的传统技术,选用原料方面没有考虑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技术进步,在柔软处理方面,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化学柔软剂处理,不符合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的亲肤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加工工艺,采用加工工艺所得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无污染、亲肤、手感柔软、可降解。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由双面纬编织物构成,所述双面纬编织物包括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该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中至少之一表面具有短绒毛,该内衣面料为天然纺织原料的本白色,不经染色和化学处理,不含染化剂残留物,保持天然纤维的本色,亲肤健康,符合生态纺织品标准。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用本白纱线编织包括外表面线圈和内侧面线圈的双面纬编织物,所述的双面纬编织物两面的组织结构都是线圈,不含用于起绒的浮线,这种双面纬编织物由双面针织圆纬机编织,可以采用棉毛组织结构,用于冬季和春秋季针织内衣,同时突出其保暖性;也可以采用1+1罗纹组织结构,用于夏季和春秋季针织内衣,同时突出其弹性;
步骤二:采用生物酶对织物进行处理,以达到织物质地蓬松和手感柔软;
步骤三:采用毛刷对经过生物酶处理过的织物表面进行刷毛;
步骤四:采用冷和热、干和湿的气流结合上下向、前后向的双轴向的振动来烘燥针织物,该种烘燥方式使织物表面绒毛 蓬松,绒面效果强,使结构更加松弛柔软。同时使缩水率小,降低了本白针织物易产生尺寸变形。
我们知道,织物的手感柔软性与其质地蓬松性有关,起绒织物手感蓬松。因内衣不宜太厚,故不能采用起绒组织进行起绒。本发明采用了毛刷对纯天然纤维针织物表面刷绒处理,但由于不是起绒组织,织物表面没有有利于起长绒毛的浮线,又没有织入弹力丝来收紧织物,集聚绒毛,因而会影响刷绒效果。为此,本发明在织物刷绒前先进行生物酶处理,使织物质地松软。在织物刷绒后再进行气流结合搓揉的烘干烘燥,使织物充分松弛,表面绒毛竖起,增强了绒面效果,使结构蓬松柔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生物酶为由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1:1~1:2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酶,采用的加工工艺为复合酶1~2%(o.w.f),温度控制在50~55℃,PH值=6~7,处理时间60~90分钟,结束后升温到80℃灭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高跟鞋
- 下一篇:电子发声闪光驱犬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