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地层孔隙结构以及流体特性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5157.4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岳文正;陶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地层 孔隙 结构 以及 流体 特性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地球物理测井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地层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的勘探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测定地层孔隙结构以及流体特性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油气资源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全的国家战略资源。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199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油气资源的净进口国,为国家勘探开发更多的油气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的迫切任务。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储层储量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技术,提高储量评价技术无论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石油储备量的合理确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储层的储量评价主要指储层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的定量评价,其中利用测井资料来定量的评价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流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目前,在储集层评价的测井资料综合定量解释中,传统的阿尔奇公式作为最基本的解释关系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现在测井解释定量计算含油饱和度(So)的基础。
传统的阿尔奇公式中地层影响因素F和孔隙度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其中,F—为地层影响因素(实数);
RO—为地层百分百含水时的电阻率(电阻率单位为Ω·m);
Rw—为地层水电阻率(电阻率单位为Ω·m);
φ—为地层孔隙度(小数);
m—为地层地层胶结指数(实数);
a—为阿尔奇参数(实数)。
但是,由于上述传统的阿尔奇公式是建立在纯砂岩岩石(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物理电性实验基础上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因此其在实际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增加了实际勘探的风险,造成探测的不准确性,不利于为国家勘探发现更多的油气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地层孔隙结构以及流体特性的方法及设备,通过选取多个地层样本,确定出岩电关系模型;并根据岩电关系模型对地层油气含量进行评价,进而有效的提高储层含油气评价的准确性,从而降低油气的勘探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测定地层孔隙结构以及流体特性的方法,包括:选取多个地层样本;对所述的多个地层样本进行分析,确定出岩电关系模型;根据所述的岩电关系模型确定地层含水饱和度;根据所述的地层含水饱和度确定地层含油气饱和度;根据所述的岩电关系模型确定地层水电阻率;采集当前储层的测井资料;根据所述的地层含水饱和度、地层含油气饱和度、地层水电阻率对所述的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得到当前储层的地层含水饱和度、地层含油气饱和度以及地层水电阻率。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测定地层孔隙结构以及流体特性的设备,包括:地层样本选取装置,用于选取多个地层样本;岩心模型确定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多个地层样本进行分析,确定出岩电关系模型;含水饱和度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岩电关系模型确定地层含水饱和度;含油气饱和度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地层含水饱和度确定地层含油气饱和度;水电阻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岩电关系模型确定地层水电阻率;测井资料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储层的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地层含水饱和度、地层含油气饱和度、地层水电阻率对所述的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得到当前储层的地层含水饱和度、地层含油气饱和度以及地层水电阻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测定地层孔隙结构以及流体特性的方法及设备,通过选取多个地层样本,确定出岩电关系模型;并根据岩电关系模型对地层油气含量进行评价,反映了孔隙度的变化、岩石胶结程度、泥质含量对岩石导电特性的影响,结合岩石物理数据和测井资料可有效提高含油气评价的准确性,降低勘探风险。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5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