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松节油提取3-蒈烯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96301.6 申请日: 2013-09-03
公开(公告)号: CN103408390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赵振东;王婧;李冬梅;毕良武;陈玉湘;古研;卢言菊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13/42 分类号: C07C13/42;C07C7/148;C07C7/04;C07C31/137;C07C29/38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冯慧
地址: 210042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松节油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松节油的分离及深加工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从松节油提取3-蒈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3-蒈烯是天然精油中重要的单萜烯组分,化学名称为3,7,7-三甲基双环[4.1.0]庚-3-烯(3,7,7-trimethylbicyclo[4.1.0]hept-3-ene),分子式C10H16,相对分子质量136.24,相对密度0.8668,沸点168℃~169℃(93.99kPa),折光率1.468,比旋光度闪点46℃。3-蒈烯可直接作香料,也可作为农药和医药的合成原料,还是增塑剂、无感染性溶剂等许多贵重化学品的必须原料。

天然3-蒈烯最主要的来源是松节油,其在松节油中的含量随松树树种、树龄和产地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区别,在一些特殊松种的松节油中含量可达50%,如印度长叶松(Pinus longifolia)松节油,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inn)松节油等。以往我国没有成规模的3-蒈烯资源,但是近年来在云南地区发现了较大面积的富含3-蒈烯的思茅松(Pinus szemaoensis)。耿树香等(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5):85~87)研究发现云南德宏的梁河和潞西的思茅松松脂中含3-蒈烯分别为8.52%和20.11%,对应于松节油中的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47%和34.88%。李思广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4):49~53)研究发现,在所选18个高产脂无性系思茅松中3-蒈烯含量最高可达到38.02%。这部分资源的出现既弥补了我国3-蒈烯资源缺乏的现状,同时也促进了对于3-蒈烯资源利用的研究。

3-蒈烯的进一步研究必须以高纯度的原料作为基础,目前国外研究中所用的高纯度3-蒈烯主要由精馏松节油所得,这得益于国外松种所产松节油的组成特点,在此类松节油中α-蒎烯、β-蒎烯以及3-蒈烯的含量通常约为40%、10%、50%,3-蒈烯的含量明显高于β-蒎烯(Can.J.Chem,1977,55:3046~3049),而以我国现有的含3-蒈烯松节油(α-蒎烯、β-蒎烯以及3-蒈烯的含量通常约为35%、35%、25%)为原料,采用相同工艺很难得到大量的高纯度产品,主要原因是由于3-蒈烯与β-蒎烯的沸点相差较小(3-蒈烯为168℃~169℃,β-蒎烯为165℃~166℃),同时在松节油中的含量又小于后者,企业现有的精馏设备很难使二者实现高效分离。何丽芝(何丽芝.3-蒈烯的制备、氢化及蒈烷溴化—酯化反应探索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论文,2011)所做的探索研究也表明,即使采用理论塔板数很高的精馏设备,要想获得较大量的纯度大于95%的3-蒈烯产品,也需进行多次重复精馏,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双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从松节油提取3-蒈烯的方法,为后续的3-蒈烯研究提供大量的高纯度原料。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松节油提取3-蒈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松节油和醛类化合物按醛类化合物中醛基与松节油中β-蒎烯摩尔比为1~2∶1加入到高压反应釜,在密闭条件下搅拌反应,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2h~10h,所述醛类化合物为甲醛、乙醛或多聚甲醛;

步骤2、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和锌盐催化剂在100℃~150℃下搅拌反应0.5h~5h;所述的锌盐催化剂为氯化锌或者氧化锌-氯化锡;锌盐催化剂中锌与反应液中β-蒎烯摩尔比为0.01~0.1∶1;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用热水洗涤去除未反应的甲醛、乙醛,分出上层油溶液进行减压精馏,压力为0.5kPa~1.5kPa,在馏出温度为70℃~80℃范围内收集得到3-蒈烯。

进一步地,步骤3还包括压力为0.5kPa~1.5kPa,在馏出温度为60℃~70℃范围内收集得到α-蒎烯,在馏出温度为90℃~120℃范围内收集得到诺卜醇或甲基诺卜醇。

进一步地,步骤1在不加压条件下反应;或使用充氮气加压至压力小于等于1MPa的条件下反应。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反应时间为4h~6h。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h~2h。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氧化锌-氯化锡为氧化锌和氯化锡按质量比1∶1混合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6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