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希氏乳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05672.6 申请日: 2013-09-06
公开(公告)号: CN103525722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毛健;孟祥勇;姬中伟;刘云雅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G3/02;C12R1/225
代理公司: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代理人: 何自刚;王玉松
地址: 21412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希氏乳 杆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乳杆菌及其应用,特别是一种希氏乳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酒主要是以谷物(南方主要是以糯米,北方是黍米和玉米)为原料,以麦曲为糖化剂,以黄酒酵母或活性干酵母为发酵剂,经浸米、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一种低酒度的发酵原酒。按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传统黄酒和机械化黄酒生产工艺,而传统黄酒工艺的特色在于“冬浆冬水”和“长时间浸米”。 

将浸米浆水加入到黄酒发酵醪中酿制黄酒是传统黄酒工艺的特色,但是长时间的浸米工艺却给黄酒生产带来了不少了难题。一方面,传统黄酒的浸米需要占用大量的浸米场地和浸米容器,并且浸米主要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这样在浸米过程会网罗空气中的所有微生物,在经过长时间的浸米后,浸米水的表面会呈现白膜,主要有霉菌、野生酵母菌和醋酸菌等多种细菌;此种方式导致浸米浆水中既存在有利的微生物,也存在有害的微生物,所以浸米浆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黄酒发酵的成败,这也是导致传统黄酒发酵不易控制,黄酒品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经过长时间浸米后,原料米表面的糊粉层会进入到米浆水中,并随米浆水进入发酵醪中,糊粉层中的蛋白质会在麦曲混合酶及其他酶系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氨基酸,而大量的氨基酸会使黄酒的口感粗糙,甚至影响风味,在追求黄酒“淡、干、爽”的趋势下,这一弊端会更加突出,所以胡普信提出应该降低浸米浆水的使用量,尤其是应该摒弃对陈米浸米浆水的使用。第三,长时间的浸米会产生大量的含有高浓度BOD5、CODCr的浸米浆水,据统计,生产1吨黄酒,将产生2吨浸米浆水,一个年产5万吨的黄酒企业,至少产生10万吨的米浆废水。而这些浸米浆水只有部分能被利用,其余的将作为污水排出,排出的废水会严重的污染水资源,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还可能导致水的富营养化。据测定,绍兴某年产5万吨的黄酒厂生产过程中浸米浆水的BOD5达到25000mg/L,CODCr达到60000mg/L,属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不符合排放标准。若将这些浸米浆水进行处理,又会产生巨大的费用:每年对浸米浆水的处理费用高达22.5万元;处理设施投入需要200多万元;设备折旧加上运行费用,每年要支出40多万元。 

所以,针对传统黄酒浸米浆水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摒弃对传统黄酒浸米浆水的使用,但是目前无法解决在摒弃使用浸米浆水后能保证黄酒发酵顺利进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酒酿酒有益乳酸杆菌,分类学命名为希氏乳杆菌,于2013年9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8099,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应用上述菌株希氏乳杆菌CGMCC No.8099开发的直投式发酵剂及其应用也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上述希氏乳杆菌在黄酒酿造中的应用方法,是将活化和扩大培养后的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hilgardii应用于黄酒酿造,所述希氏乳杆菌接种量为0.1%-0.3%。 

菌株16SrDNA基因,PCR产物送样测序,16SrDNA测序结果与NCBI中数据比对,菌株与Lactobacillus hilgardii IOEB0204有95%的同源性,可以认为是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hilgardii。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希氏乳杆菌发酵24小时后发酵液pH可降低至4.7,收集发酵液,经HPLC检测发酵液中的乳酸含量达到14g/L。 

附图说明

图1为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hilgardii在M17培养基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图2为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hilgardii的菌体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菌株筛选 

从番茄汁碳酸钙培养基上挑选出具有溶钙圈,M17培养基上挑选出能使溴甲酚紫变黄,呈现白色或灰色、中间凸起的单菌落,进行接触酶实验,并结合革兰氏染色法,确定了黄酒发酵液中含有乳酸菌。随后在MRS固态培养基上经过多次分离纯化,最终分离得到接触酶实验呈阴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乳酸菌菌株,命名为。菌落形态和经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菌体形态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实施例2菌株鉴定 

(一)pH的测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