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蕨根全粉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14504.3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县志君蕨粉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A23L1/214 | 分类号: | A23L1/214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温黎娟 |
地址: | 64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蕨根全粉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蕨根全粉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蕨是一种天然野生植物,其根茎中富含碳水化合物、镁、锌、锗、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渴、止痢、祛痰止热、防癌抗癌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人们现在使用蕨根,通常是将其清洗后打碎过滤沉淀,取其沉淀物即淀粉加以使用。这样得到的蕨根粉不仅细度较粗,限制了其在各方面的应用,而且只含有淀粉,原料利用率极低,每吨蕨根只能出7%左右的蕨根粉,浪费了大量的原料,不符合国家节约资源的要求。同时蕨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粗纤维,在生产蕨粉时全部都被去除了,不仅浪费资源,对人体的益处也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富含蕨根淀粉和蕨根粗纤维的蕨根全粉及其生产方法,该产品及生产方法实现了原材料的零浪费,百分百利用了原材料,最大的程度的节约了资源,并且该蕨根全粉口味丰富,营养全面,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蕨根全粉,其特征在于:其粉体粒径为80微米至600微米。
优选的是,蕨根全粉的粉体粒径为100微米至500微米。
一种蕨根全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清洗蕨根:采挖蕨根,清洗泥沙;
(2)蕨根烘干:将清洗后的蕨根烘干水分,使其水分含量小于10%;
(3)蕨根破碎:烘干后的蕨根进行初破碎,粉体粒径达到2毫米至4毫米;
(4)超微处理:将破碎后的蕨根粉进行超微处理,处理后粉体粒径达到80微米至600微米,即为蕨根全粉。
优选的是,上述步骤(4)超微处理后粉体粒径达到100微米至500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蕨根采挖出来后进行清洗、烘干、破碎,然后进行超微处理就可得到本发明物质蕨根全粉,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并且充分利用了蕨根,其利用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节约了资源。本发明先烘干后破碎,较之前湿破碎、泥浆过滤,简化了过滤步骤,充分利用了原材料,保留了其中的粗纤维,将淀粉和粗纤维一起得到蕨根全粉,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营养物质。同时本发明进行了超微处理,细度很细,可以满足其更加广泛的用途,可以做为相关食品或者化妆品的原材料使用。
从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节约大量的资源,保留了粗纤维,营养全面,细度更细,用途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优选实施例:
一种蕨根全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清洗蕨根:采挖蕨根,清洗泥沙;
(2)蕨根烘干:将清洗后的蕨根烘干水分,使其水分含量小于10%;
(3)蕨根破碎:烘干后的蕨根进行初破碎,粉体粒径达到2毫米至4毫米;
(4)超微处理:将破碎后的蕨根粉进行超微处理,处理后粉体粒径达到80微米至600微米,即为蕨根全粉。
更优的是:步骤(4)超微处理后粉体粒径达到100微米至500微米。
上述得到的蕨根全粉可以做为相关食品或者化妆品的原材料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县志君蕨粉加工厂,未经宜宾县志君蕨粉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4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语音提醒健身板
- 下一篇:一种易用安全性高的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