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定位光纤阵列的梯形槽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7126.4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查强;孟繁春;杜卫星;苏晓华;胡炎彰;王睿;王红杰;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范之敏 |
地址: | 4580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定位 光纤 阵列 梯形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光纤阵列定位槽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制作用于定位光纤阵列的梯形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是用光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相比于其他传统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有着巨大的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光纤及光芯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如光纤通信系统、光纤数据网及光纤CATV等。光纤阵列是无源光网络的重要元器件,主要用于平面光波导器件,例如光分路器,阵列波导光栅等多通道微光学模块中,需要将平面光波导器件中的每条光路与光纤阵列中对应的光纤精确耦合对准、固定、封装成稳定的光学器件,以确保器件的良好、稳定的通光特性。因此光纤阵列的高精度定位是保证光器件优良性能的重要前提。目前制作光纤阵列定位槽的方法包括湿法腐蚀特定晶向硅片以及机械加工制作V型槽等,但是这些方法制作的定位槽存在定位精度差、成本昂贵及成品率低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光纤阵列定位槽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制作的定位槽不仅位置精度高,而且可以有效减低制作成本,并提高成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定位光纤阵列的梯形槽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晶圆上进行硬掩膜的生长;
2)在所述硬掩膜上涂覆光刻胶;
3)利用光刻工艺,将光刻版上用于定位光纤阵列的梯形槽(6)的图形转移到所述光刻胶上;
4) 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将所述梯形槽的图形进一步转移到所述硬掩膜上;
5)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在所述晶圆上刻蚀出所述梯形槽,该梯形槽的侧壁与所述晶圆的上表面的交界处为光滑的弧形面;
6)除去所述晶圆上残留的硬掩膜。
所述梯形槽为等腰梯形槽,其位于所述晶圆的上表面处的最大槽宽小于所述光纤阵列中光纤的直径,所述梯形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光纤位于所述梯形槽内的圆弧段的高度,且小于所述晶圆的厚度。
所述梯形槽的侧壁与槽底面之间的夹角θ满足条件:90°<θ≤100°。
所述硬掩膜为多晶硅、金属Cr或金属Au。
所述等离子刻蚀技术为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反应离子刻蚀或离子束刻蚀。
所述晶圆为普通玻璃、石英玻璃、硼酸盐玻璃或硅基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等离子刻蚀这种干法刻蚀技术制作光纤阵列定位槽,在槽的深度、宽度的均匀性和一致性等控制上具有很高的精准度,能够达到和光刻版的设计完全一致的效果,可以解决目前制作光纤阵列定位槽通用的湿法腐蚀、机械加工等方法带来的定位精度差、成本高以及成品率低等问题。并且,通过优化等离子刻蚀工艺,使得梯形槽的侧壁与晶圆上表面的交界处为光滑的弧形面,光纤嵌入梯形槽时与其弧形面进行相切接触,光纤较容易进槽,既有效提高了光纤阵列的组装效率又保证了封装定位的精准度;同时,弧形面的存在亦可以有效避免尖角对光纤的损伤,可提高光纤阵列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步骤(1)中晶圆上生长硬掩膜后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步骤(2)中在硬掩膜上涂覆光刻胶后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步骤(3)中光刻版盖于光刻胶之上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步骤(4)中利用光刻工艺,梯形槽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步骤(5)中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梯形槽图形转移到硬掩膜上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步骤(6)中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得到的梯形槽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组装了光纤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定位单个光纤的梯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定位光纤阵列的梯形槽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晶圆1上进行硬掩膜2的生长;
2)在硬掩膜2上涂覆光刻胶3;
3)利用光刻工艺,将光刻版4上用于定位光纤阵列5的梯形槽6的图形转移到光刻胶3上;
4)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将梯形槽6的图形进一步转移到硬掩膜2上;
5)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在晶圆1上刻蚀出梯形槽6,该梯形槽6的侧壁7与晶圆1的上表面8的交界处9为光滑的弧形面;
6)除去晶圆1上残留的硬掩膜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7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便携的三维图像显示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