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结子纱的方法和涡流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7158.4 | 申请日: | 200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C.西门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康赫伯利坦姆科瓦特维尔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 |
地址: | 瑞士瓦***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结子 方法 涡流 喷嘴 | ||
1. 一种使用DTY纱和/或无捻纱生产具有高均匀性结子的结子纱或涡流纱的方法,借助带有纱线通道的空气喷嘴以及横向于纱线通道喷入的喷射空气,这里喷射空气是按纱线输送方向以及逆纱线输送方向形成一个产生结子的双涡流,其特征在于,处于纱线通道中的入口区域内的喷射空气在一个空气加捻室内分成两股强烈的反向的稳定的、几乎不受长丝束干扰的加捻气流,其中所述空气加捻室作为喷气入口通道加宽处以纱线通道宽度的22%以下但大于纱线通道宽度的5%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气加捻室内,产生一个带有稳定的加捻气流的短区域,紧接该加捻室不仅沿着纱线输送方向而且也逆着纱线输送方向得到一个交换涡流区。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喷射空气压力为0.5至1.5巴,用于生产能在后续加工时自行松开的软结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生产硬结子纱的喷射空气压缩空气为1.5巴以上,这些硬结子在后续加工时不能松开。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小于15 dpf的纱。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比2 dpf更细的纱。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通道截面是半圆形或U形,而纱线通道宽度(B)大于纱线通道深度(T)。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在纱线通道内有一个半球形空气通道加宽处,并且气流相对纱线通道横截面形状相似地穿过纱线通道。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至少应设计成相对纱线通道中轴接近对称,以用于加工DTY纱。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的长度相对于纱线通道宽度在0.7至1.6。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设计成使纱束不能侵入到空气加捻室的侧向加宽处中。
12. 一种用于使用DTY纱和/或无捻纱生产具有高均匀性结子的结子纱或涡流纱的涡流喷嘴,它带有一个直通的纱线通道和一个喷气入口通道,其中该喷气入口通道对准纱线通道纵向中央轴,其特征在于,在纱线通道内的喷气入口通道的入口区域中构成一个喷气入口通道的加宽处,用于形成一个空气加捻室,用来产生两股反向的稳定的加捻气流,其中喷气入口通道加宽处凸出于纱线通道宽度的22%以下但大于5%。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纱线通道横截面为半圆形或U形并带一个平的挡板。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纱线通道横截面,空气加捻室侧向形状相似地作为微小半球形构成。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凸出于纱线通道两侧0.5 mm以下。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的长度相对于纱线通道宽度在0.7至1.6。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在长度上小于1.3 × 纱线通道宽度(B)。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有一个至少近似圆对称的外轮廓。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加捻室形成沿着喷气入口通道的中轴线的该喷气入口通道的延长部。
20.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为了强化侧向的空气涡流形成,纱线通道横截面的宽度大于沿喷气入口方向的纱线通道深度。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处理通道设计成宽的通道,其宽度为0.6 mm至3 mm。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涡流喷嘴,其特征在于,处理通道设计成宽的通道,纱线通道宽度(B)与纱线通道深度(T)的比例为1.1至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康赫伯利坦姆科瓦特维尔股份公司,未经奥林康赫伯利坦姆科瓦特维尔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71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