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结子纱的方法和涡流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7158.4 | 申请日: | 200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C.西门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康赫伯利坦姆科瓦特维尔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 |
地址: | 瑞士瓦***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结子 方法 涡流 喷嘴 | ||
本申请是于2005年12月8日提出、名称为“生产结子纱的方法和涡流喷嘴”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29455.4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DTY纱(Draw Twist Yarn)和/或无捻纱(Glattyarn)借助带一个纱线处理通道以及横向于纱线处理通道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嘴生产高均匀结子的结子纱或涡流纱的方法,这里喷气是按纱线输送方向和逆纱线输送方向形成一个双涡流产生结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高均匀结子的结子纱用的涡流喷嘴,喷嘴带一个直通纱线处理通道以及喷气进入通道,喷气进入通道是指向纱线处理通道的纵向中轴。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越来越细的长丝被生产出来。这种长丝如果单丝旦数(dpf)是0.5和大约1.2之间,称谓微细丝。用这些线生产的纱称之为微细长丝纱。如果dpf<0.5则称之为超细长丝。如果今后谈到微细丝,而没有作备注的话,也包括了超细纱。在单丝旦数高于1.2的纱,加工时应予保护,使单丝乃至整根纱不致断裂。微细长丝纱产量仍处于增长中。整个长丝的交缠对微细长丝纱具有重要意义。应注意的是,单丝不分离开,否则会产生断裂危险。DTY纱是假捻变形纱。
市场上应用所谓空气涡流产生的涡流纱的范围比较大。市场显示两种趋向。许多应用情况来看,对所有长丝细度,要求通过空气涡流处理形成良好粗面稳定的结子。喷嘴的设计必须考虑所有参数。另外还应考虑细旦的,特别是微细长丝纱。用这种纱生产精细料子,其手感必须是柔软而有稠感。这里形成稳定而几乎不能松开的结子可能是个缺点,因这些结子尤其是在最精细的、单色染色的织物上显示出一种网栅状。在纱加工过程中要求有结子,但是在以后的加工细支纱织成织物或其他料子时应当完全消失。这种所称的结子纱是利用涡流喷嘴的涡流作用生产的。所有长丝局部交缠以及短的结子排列贯穿整个纱的通道,保证可靠获得这些结子。涡流目的是得到高的每米结子数,结子之间的间距均匀。装置方面的条件是,带一个纱线处理通道,喷气入口横向于纱线通道。这里喷气在纱线通道的两侧流出以及借助按纱线输送方向和逆纱线输送方向大致中央处喷入空气,形成一个所谓的双涡流。借助纱线通过相应的涡流区,产生一种交替的空气运动,其最终形成重复的在结子之间间隔短的结子。这种艺术是在于,适当设计一个涡流喷嘴的纱线通道所有尺寸以及空气进入方式,空气压力,超喂和纱线输送速度并对各种应用情况能在三个纱线质量评定标准,即结子稳定性,每米结子数量和结子形成均匀性之间找出最佳方案。较粗旦长丝dpf 1.2-4情况下,每米结子数量最多至110,而在微细长丝纱情况下每米纱结子数最多至200。用于微细丝的空气压力大约为0.5至1.5巴。超喂是在3%-6%。细旦纱按现有技术生产,每米纱长度上应达到140节点或结子。这里希望尽可能获得均匀的结子排列。应防止产生无结的凸条纱,即纱中相继缺少一个或多个结子。在哪种拉力条件下结子重新松开,是证实稳定性的尺度。最简单的检测方式是,两手握持住纱线,慢慢地或急速的拉紧。
DE 197 00 817展示用于地毯纱(很粗的BCF纱)的一种涡流喷嘴的特殊形状。这是起源于连续生产纺纱变形长丝的一种方法,使用一个有直通纱线通道或涡流通道的涡流喷嘴。长丝纱受到一个横向对准涡流喷嘴以及向前和返回从纱线通道流出的喷气流的涡流作用,而返回涡流的废气大致按反方向在纱入口区域的喷气入口处排出。其解决方案是,在涡流通道中产生两个不同强作用的涡流,这里前进涡流应设计成较强于返回涡流的作用。
DE 37 11 759是使用较细旦至中旦的纱,尝试改善这种纱在后续加工中,例如在织机上,针织机和簇绒机上的加工可能性。发明人是采用一种涡流装置进行复纱涡流加工,涡流装置至少有一个纱线通道,在纱线通道进口和出口的间距内分别安置导线器,一根复纱在纱线通道内借助一个喷嘴可喷入通道的压缩空气受到涡流作用。纱在进入通道和从通道出来时是经过小于90°的方向变动,而喷嘴的喷射角是小于90°。作为本发明建议,导纱器应这样安置,即纱在关闭压缩空气入口时,纱借助导纱器靠向纱线通道,纱线通道内平行地延伸至通道纵向以及通道在出口旁边至少贴靠一个喷嘴。导纱器到邻近它的纱线通道口的距离,最大为30 mm。纱线通道长度按未卷曲的复纱情况下最大是40 mm,而卷曲的复纱情况最大是30 mm。DE 37 111 759最少应得到这个功馈,即一个短的纱线通道生产结子纱的积极效果的认识已传布到较广的学术界。具体建议是,变形纱或卷曲纱用的纱线通道长度为10-28 mm。特别是10 mm范围的纱线通道长度应理解为短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康赫伯利坦姆科瓦特维尔股份公司,未经奥林康赫伯利坦姆科瓦特维尔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71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