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黄姜生产的益生菌蛋白饲料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2512.2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舒国伟;陈合;杨辉;张璐;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A23K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黄姜 生产 益生菌 蛋白饲料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蛋白饲料及其生产方法,具体为一种利用黄姜生产的益生菌蛋白饲料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C.H.Wright),又名火头根,以根状茎入药,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药用黄金”之称。黄姜根状茎中含有丰富的薯蓣皂苷,其水解产物为薯蓣皂甙元即黄姜皂素,世界上皂素含量较高的植物不多,主要分布在我国和墨西哥。目前,我国的皂素出口量仅次于墨西哥,居世界第二。
黄姜中除含有皂苷外,还含40%-50%的淀粉、40-50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及木质素、2%左右的黄姜色素,2%左右植物香精、单宁酸等有机物。目前,黄姜主要用来生产皂素,但黄姜传统生产工艺导致环境污染,很多文献都多工艺进行了改进,主要将淀粉和纤维分离后减少后续酸处理用量,从而减少污染,但黄姜淀粉、纤维素等仍没能找到合适的利用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黄姜生产的益生菌蛋白饲料及其方法,利用黄姜皂素生产的副产物淀粉和纤维素制备益生菌蛋白饲料,实现了黄姜副产物的资源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黄姜生产益生菌蛋白饲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黄姜纤维质及淀粉分离:将黄姜洗净粉碎后过滤得到纤维质;将滤出物静置分为三层,上层为上清液,中间为悬浊液,下层为淀粉,倒出上清液备用,分离出下层淀粉并洗涤;
2)黄姜纤维质发酵:在黄姜纤维质中加入麦麸、硫酸铵和吐温80,并搅拌均匀得到纤维质混合物,然后灭菌冷却到35-40℃接入绿色木霉,在27-33℃恒温培养3-4d后,得到含纤维素酶和菌体蛋白的黄姜纤维渣;
3)黄姜淀粉液化糖化:将洗涤后的黄姜淀粉加入上清液,使淀粉乳中固形物含量为8-12%,将其pH值调至6.2-6.5,并升温至70-80℃,再加入α-淀粉酶和氯化钙,并保温酶解1-2h,然后将温度降至55-60℃,再将pH值调至5.4-6.0,并加入糖化酶和普鲁兰酶,保温酶解3-4h,得到黄姜淀粉酶解液;
4)益生菌蛋白饲料制备:将黄姜淀粉酶解液降温至45-50℃后,加入(NH4)2SO4、蛋白胨、无水乙酸钠、柠檬酸氢二铵、吐温80、硫酸镁、硫酸锰、磷酸氢二钾,搅拌均匀并调节pH值至5.0-6.0得到混合酶解液,再接入保拉迪酵母和嗜酸乳杆菌,34-39℃下发酵48-60h,将黄姜纤维渣添加后混合均匀,并低温烘干得到黄姜益生菌蛋白饲料。
进一步,步骤1)中,黄姜采用含水量65-70%的鲜黄姜。
进一步,步骤1)中,采用80-100目的滤布过滤得到纤维质,滤出物静置5-6h后分成三层。
进一步,步骤2)中,在黄姜纤维质中按比例在每千克黄姜纤维质中分别加入20-25g的麦麸和10-20g的硫酸铵以及0.8-1.2ml的吐温80。
进一步,步骤2)中,在121℃的温度下灭菌20min-25min,冷却到35℃-40℃后,按比例在每100mg纤维质混合物中接入6-10ml的绿色木霉液体菌种。
进一步,步骤3)中,加入α-淀粉酶和氯化钙后,对应每克淀粉α-淀粉酶的活力为200-240U,在每千克淀粉中的Ca2+离子含量为200-240mg。
进一步,步骤3)中,加入糖化酶和普鲁兰酶后,对应每克黄姜淀粉糖化酶的活力为240-300U,普鲁兰酶的活力为20-40U。
进一步,步骤4)中,按每升黄姜淀粉酶解液加入8-10g的(NH4)2SO4、4-5g的蛋白胨、2-3.0g的无水乙酸钠、5-6g的柠檬酸氢二铵、0.8-1.0mL的吐温80、0.2-0.3g的硫酸镁、0.04-0.06g的硫酸锰、2.0-4.0g的磷酸氢二钾。
进一步,步骤4)中,按比例每100ml混合酶解液中分别接入4-6ml的保拉迪酵母的和6-8ml的嗜酸乳杆菌菌种。
一种利用黄姜生产的益生菌蛋白饲料,由以上任意一种所述的利用黄姜生产益生菌蛋白饲料的方法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2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用支架
- 下一篇:一种轻质隔热型FRP基板光伏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