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剃齿刀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3888.5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8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兰;吴立志;汤文其;于海滨;刘金枝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蓬溪河冶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22 | 分类号: | C21D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29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剃齿刀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剃齿刀加工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剃齿刀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汽车核心部件变速箱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汽车变速箱生产在我国是主要困扰汽车行业提高与发展的瓶颈,世界上德国大众、日本三凌、美国通用等生产高端汽车的企业也是取决于变速箱的技术。而变速箱技术主要是变速箱齿轮啮合,而剃齿刀主要是在变速箱齿轮加工中最主要的环节,剃齿刀的精度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变速箱的齿轮啮合精度。所以剃齿刀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变速箱的齿轮啮合精度。所以剃齿刀的热处理由为重要。但是,目前剃齿刀热处理存在很多问题,如1、剃齿刀热处理内孔出现裂纹;2、剃齿刀热处理内孔出现变形;3、剃齿刀热处理表面出现变形;4、剃齿刀热处理出现崩齿(掉齿);5、热处理硬度低导致不耐磨。
在现有的剃齿刀热处理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124737,公布日为2011.9.21,名称为“一种加工标准齿轮的方法”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标准齿轮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报废剃齿刀制做标准齿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将报废盘形剃齿刀进行选择,采用端面完整的报废盘形剃齿刀;2)加工:(1)齿坯加工,将端面完整的报废盘形剃齿刀工件加热,切割成与报废盘形剃齿刀同轴线,根据所需加工的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为半径的齿坯;(2)将保留一定温度的齿坯与外表为齿轮形的轧辊加压对滚,对滚过程中,轧辊的辊制深度从小向大渐增一直将齿坯滚轧成所需尺寸要求;(3)将上述加工后的工件取出冷却并经酸洗,再经上述第(2)步骤对工件冷轧一次或多次直至达到所需的尺寸精度和光洁度,解决利用报废的剃齿刀加工标准齿轮的技术问题。
上述对比文件对于热处理仅仅是限于将温度控制在1200℃,并没有更具体的控制,所以仍然存在剃齿刀热处理内孔出现裂纹、内孔出现变形、表面出现变形、出现崩齿(掉齿)以及硬度低导致不耐磨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剃齿刀热处理工艺存在的剃齿刀热处理内孔出现裂纹、内孔出现变形、表面出现变形、出现崩齿(掉齿)以及硬度低导致不耐磨等问题,现特别提出一种剃齿刀热处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剃齿刀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剃齿刀吊挂、淬火、淬火检验、分级冷却、清洗、回火、检验、清洗、喷砂、防锈和转出;
所述剃齿刀吊挂是指将剃齿刀放置于吊挂工装内,将吊挂工装放入淬火容器,所述淬火容器内装有淬火盐,所述吊挂工装没入至淬火盐中。
所述吊挂工装包括有倒挂框架,所述倒挂框架包括面板和背板,在所述吊挂框架中心设置有固定导柱,所述固定导柱一端与倒挂框架的背板内侧相连,所述固定导柱的另一端悬空设置在倒挂框架的面板方向,以所述固定导柱为中心,在固定导柱与倒挂框架的正面之间还设置有圆环形的容纳槽,在所述的倒挂框架上方设置有倒挂结构,在所述容纳槽表面还设置有固定结构。
所述倒挂框架的面板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和下面板的上表面对应设置,两面板相接触。
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的结合处还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为卡槽式的卡扣锁紧或者为插销式锁紧。
所述倒挂结构为倒吊挂环,所述倒吊挂环设置在上面板的上表面。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固定点,所述两固定点之间设置有固定链,所述固定链两端分别绕过两固定点,所述固定链跨过固定导柱的悬空一端。
所述上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点,下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点,所述两面板上的固定点数量相同。
当吊挂工装没入至淬火盐中后,所述剃齿刀距离淬火盐的盐面为L1,所述L1的取值范围为大于50mm,所述热电偶测量温度时,热电偶放置在淬火盐中,所述热电偶上部距离淬火盐的盐面为L2,所述L2的取值范围为150-230mm。
所述淬火步骤中,首先进行分级预热,再对分级预热后的剃齿刀进行淬火加热;所述淬火加热的温度为1190-1215℃,剃齿刀硬度为HRC64—66,剃齿刀厚度为20-50mm,淬火加热时间为230-305S;所述分级预热的时间为淬火加热时间的2倍;
所述分级冷却时间与淬火加热时间相同,所述分级冷却的等温时间为20-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蓬溪河冶高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蓬溪河冶高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3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监督采样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间歇式反应釜密闭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