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424.0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知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翼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B60N2/08;B60N2/2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用 汽车座椅 固定 装置 | ||
1.一种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00),分别与汽车座椅(1000)本体的两侧面的一侧相结合,沿着上述汽车座椅(1000)的前后方向设有滑动导轨(110);及
卡锁部(200、200’),插入于上述框架(100)的上述滑动导轨(110)的内部,沿着上述滑动导轨(110)向前方或后方移动,所述卡锁部(200、200’)的一侧末端部向上述滑动导轨(110)的外部突出而与锚进行紧固,上述锚设在用于安装上述汽车座椅(1000)的车辆的座位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架(100)包括:
长方体形状的上述滑动导轨(110),沿着上述汽车座椅(1000)的前后方向形成,且一侧面开放;及
突缘(120),以能够与上述汽车座椅(1000)相结合的方式沿着上述滑动导轨(110)的上端面突出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锁部(200、200’)包括:
第一卡锁部(200),沿着上述滑动导轨(110)向上述汽车座椅(1000)的前方进行滑移而使末端部突出;及
第二卡锁部(200’),沿着上述滑动导轨(110)向上述汽车座椅(1000)的后方进行滑移而使末端部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滑动导轨(110)的中心的一侧还设有止动部(114),上述止动部(114)限制上述第一卡锁部(200)及第二卡锁部(200’)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卡锁部(200)及第二卡锁部(200’)分别包括:
本体部(3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末端部的一侧形成有椭圆形的第一铆接孔(320);
结合部(310),在上述本体部(300)的一侧末端部向侧面突出形成;
卡锁(400),与上述本体部(300)的另一侧末端部分隔而通过第一铆钉(35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相结合,与上述锚进行紧固及解除紧固,上述锚设在上述车辆的上述座位部的一侧;
第一弹簧(500),连接上述卡锁(400)及上述本体部(300)的一侧,随着上述本体部(300)的移动,借助弹性来控制上述卡锁(400)的移动;
第一本体框架(610)及第二本体框架(620),从左右两侧固定上述本体部(300);及
操纵杆部(700),在上述框架(100)的一侧设置成与上述结合部(310)相结合,控制上述卡锁部(200、200’)的位置及上述卡锁(400)是否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本体框架(610)及第二本体框架(620)的一侧,在与上述本体部(300)的上述第一铆接孔(32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上述第一铆钉(351)能够贯通的多个第二铆接孔(630),
在上述第一本体框架(610)形成有结合部贯通孔(640),上述结合部贯通孔(640)供上述结合部(310)贯通并能够沿着上述本体部(300)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上述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包括:
第二铆钉(352),贯通于上述第一铆接孔(320),使得上述第一本体框架(610)、本体部(300)及第二本体框架(620)相结合;及
第三铆钉(353),贯通第二铆接孔(6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向及后向兼用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纵杆部(700)包括:
底座(710),与上述第一本体框架(610)的一侧相结合;
止动部操纵杆装置(720),与上述底座(710)的一侧相结合,调整上述卡锁部(200、200’)的位置;及
解除操纵杆装置(730),与上述底座(710)的一侧相结合,操作上述卡锁(400)的紧固及解除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翼驰株式会社,未经泰翼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4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