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线薄膜绕包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3491.4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培;穆平安;戴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B1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线 薄膜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线薄膜绕包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线是电机、高压大容量变压器等电器产品的关键材料,电磁线主要分绕包线和漆包线两种,绕包线是一种在导体上用天然纤维、无碱玻璃丝、云母带等各种绝缘薄膜绕包而成的绝缘导线。绕包方式有两种:平包和叠包;而平包又包括单层平包、双层平包、三层平包。绕包的方式、层间位置尺寸参数及均匀性则是影响电磁线的电气性能的重要因素。
由于电磁线的绕包是在绝缘薄膜高速旋转下完成的,因此绕包质量的动态检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采用任何接触式的检测方法极难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而且还容易造成断线。目前,电磁线的绕包质量主要依赖绕包机的性能及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统的方法是在生产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首先使绕包机工作在低速旋转的绕包预调状态,根据实时观测绕包的具体情况调整绕包机的参数,使绕包的位置尺寸和偏差稳定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然后使绕包机工作在高速旋转的绕包生产状态,此后电磁线的绕包质量完全凭由机器的工作状态来决定,操作人员只能对产后的绕包情况进行观测后再判断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干预。可见,凭借此种滞后的人工目测方法来检测质量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极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人工目测的方法精度也难以保证。由此便产生了基于单目视觉的电磁线绕包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其基于获取到的清晰图像,进而进行检测。但由于绕包机的高速运转及其带来的震动会使得摄像机无法获取清晰图像,这成为了绕包质量自动检测的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使得在绕包机高速运转和震动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对电磁线绕包质量的准确、自动化的检测。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线薄膜绕包的检测方法,利用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同时采集电磁线薄膜绕包图像,并且对第一摄像机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摄像机采集的第二图像执行以下步骤:图像预处理,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平滑去噪;亚像素级边缘特征提取,对预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边缘特征提取,以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边缘精确定位图像;图像立体匹配,通过基于边缘区域的Harris特征匹配算法,实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特征匹配;以及进行电磁线绕包间距与绕包率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3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