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及其在制备吡咯类护肝药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5222.X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单伟光;应优敏;占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7/1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蛇足 石杉内生 真菌 及其 制备 吡咯 类护肝药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是从蕨类植物蛇足石杉植株活体的茎部分离获得,其分类命名为(Peyronellaea glomerata)HS-ZJUT-XW12,该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2年10月28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2434,保藏单位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其特征在于,菌株的ITS碱基序列为:
TTCCGTAGGTGAACCTGCGGAAGGATCATTACCTAGAGTTGTAGGCTTTGCCTGCTATCTCTTACCCATGTCTTTTGAGTACCTTACGTTTCCTCGGCGGGTCCGCCCGCCGATTGGACAATTTAAACCATTTGCAGTTGCAATCAGCGTCTGAAAAAACTTAATAGTTACAACTTTCAACAACGGATCTCTTGGTTCTGGCATCGATGAAGAACGCAGCGAAATGCGATAAGTAGTGTGAATTGCAGAATTCAGTGAATCATCGAATCTTTGAACGCACATTGCGCCCCTTGGTATTCCATGGGGCATGCCTGTTCGAGCGTCATTTGTACCTTCAAGCTCTGCTTGGTGTTGGGTGTTTGTCTCGCCTCTGCGTGTAGACTCGCCTCAAAACAATTGGCAGCCGGCGTATTGATTTCGGAGCGCAGTACATCTCGCGCTTTGCACTCATAACGACGACGTCCAAAAGTACATTTTTACACTCTTGACCTCGGATCAGGTAGGGATACCCGCTGAACTTAAGCATATCAATAAGCGGAG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其特征在于,菌株的固体培养为: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于28℃下培养,菌丝呈白色絮状,生长较缓慢、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培养4~7天,菌落即铺满整皿,菌落呈土灰色、干燥、不透明、边缘不平整,背面呈浅黄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取200g马铃薯去皮、切块后,加1L 水煮沸约30分钟,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加20g葡萄糖、18g琼脂溶解后,加水补足1L。
5.一种用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制备吡咯类护肝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挑取菌丝体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28℃培养,使菌株活化;
(2)将活化好的菌株悬液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121℃灭菌、28℃发酵培养,得菌液;
(3)抽滤菌液,分别收集菌丝体和发酵液;发酵液用萃取剂萃取,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得发酵液的提取物;
(4)取发酵液的提取物,依次进行大孔树脂吸附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最终纯化、洗脱,得终产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制备吡咯类护肝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发酵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180转/分钟的转速下振荡培养6天后静置培养14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制备吡咯类护肝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萃取剂为乙酸乙酯。
8.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在制备吡咯类护肝药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2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