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定甘薯茎腐病抗性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46213.2 申请日: 2013-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3555813A 公开(公告)日: 2014-02-05
发明(设计)人: 黄立飞;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李育军;王章英;罗忠霞;黄实辉;陈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18 分类号: C12Q1/18;C12R1/645
代理公司: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李悦;齐文剑
地址: 51064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鉴定 甘薯 茎腐病 抗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对甘薯茎腐病的抗病性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尤其是对甘薯抗茎腐病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筛选方法,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世界粮食、能源和工业原料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而居第四位。近年随着甘薯市场需求旺盛,农民种植和引进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种苗或种薯在国家和地区间流动频繁,加之无序种植,随之而来在我国甘薯主产区出现了一些新病害或传统病害重新爆发流行。

甘薯茎腐病首先在美国乔治亚州被发现,世界上其他国家均未见报道。2006年在我国广东省东部地区甘薯产区首先发现此病害,为我国甘薯新病害。该病害传播快,危害严重,已在广东省的广州、惠州、河源、湛江、增城、海丰、博罗、惠东等多个市县爆发,病情逐年加重,可能已成为广东省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重的甘薯病害。发病严重的田块,成晆的薯苗死亡,甚至全田的薯苗死亡,颗粒无收,严重影响甘薯的生产和薯农的利益。甘薯茎腐病的病原菌根据新的分类系统属于D.dadantii,是我国三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该病菌以种薯或种苗传带为主要传播方式。目前世界上尚无针对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众所周知,抗病品种的使用是最为经济有效环保的防治方法,也是控制病害的最根本措施之一。在抗病品种的选育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抗病性鉴定试验,而建立完善的病害抗性鉴定评价方法是进行此项研究的重要前提。因此,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接种鉴定方法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目前,植物病原细菌的接种方法较多,如剪叶法、浸(蘸)根法、针刺法、喷雾法、摩擦法、注射法、灌注土壤法等。这些方法因细菌病害和寄主不同,导致作用效果也不同。

甘薯茎腐病的研究首先在美国报道。Schaad(1977)等利用柯赫氏法则采用注射接种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验证,确认了病原菌为菊欧文氏菌(Schaad N W,and Brenner D.A bacterial wilt and root rot of sweet potato caused by Erwinia chrysanthemi.Phytopathology,1977,67:302-308)。Clark等(1989)利用菊欧文氏菌悬液涂于薯块切片表面进行接种,结果表明甘薯块根接种病原菌6天或者更长时间后,品种间甘薯块根抗性差异显著;另外该接种方法与针刺接种甘薯茎枝的抗性反应无相关性(Clark,C A.,Wilder-Ayers,J A.,and Duarte,V.Resistance of Sweet potato to Bacterial Root and Stem Rot Caused by Erwinia chrysanthemi.Plant Disease,1989,73:984-987)。在我国甘薯茎腐病属于新病害,对此病害的研究较少,对甘薯茎腐病抗性方法的鉴定更是没有。发明人尝试用美国学者在甘薯茎腐病致病性鉴定所用的针刺法和薯块切片接菌法以及已报道诸如剪叶法、喷雾法等几种常用细菌病害接种方法,发现这些接种方法得到的致病甘薯的发病症状不稳定,接菌量很难保证一致,不适合用于甘薯茎腐病的大规模接种抗性鉴定。因此,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发病迅速、效果稳定的接种鉴定方法对抗茎腐病甘薯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甘薯茎腐病抗病育种的特点和现有甘薯茎腐病抗性接种鉴定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可应用于大样本量鉴定的甘薯茎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鉴定甘薯茎腐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茎枝的处理与预培养:取生长正常、整齐、无病虫害的甘薯主茎或侧枝,用无菌手术刀将甘薯主茎或侧枝修剪成带有3~4片展叶的茎枝,剪后用无菌水洗去剪口处流出的汁液;将已修剪清洗的茎枝放入灭菌广口瓶中进行预培养,灭菌广口瓶装有占其体积1/3的蒸馏水或无菌水,室温条件下培养2~3天;

(2)茎腐病病原菌菌悬液的制备:将甘薯茎腐病病原菌菌株H12接种于改良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28℃划线培养40~48h后,用无菌水配成浓度为1×108cfu/mL的茎腐病病原菌菌悬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